“更何況,錦衣衛和東廠隻是知道了豪格部隊東進的消息,並未具體探查出多少人,入城之前,我繞城走了一圈,僅發現城西南劉村和城西北徐家窪兩處適合大部隊通過,我軍於城西正麵挖掘壕溝,豪格東援徐州,決定不會在碭山多花時間。”
劉步堂仔細的分析著,他畢竟是黃埔一期的高材生,馮中平道:“劉村與徐家窪的防守交給我了,軍門坐鎮城西指揮,適時支援兩處便是。”
劉步堂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便如此安排,具體看戰時情況而定。”
第二天傍晚時分,劉步堂在指揮部見到了被偵察連救回來的錦衣衛密探,此人渾身是血,身受重傷,出氣細小,能抗住活到現在都算是奇跡。
“韃......子賊......眾,非...非...非...三...十...之...數...”
一句話艱難的說完之後,這名密探立刻斷了氣,劉步堂緊皺眉頭,看著身邊聚攏的參謀人員,然後道:“立刻給陛下送信,豪格所部不下三十萬之眾,亦或許更多。”
“是...”
...
逃走的錦衣衛沒有受到虐待,但被抓住的在問清楚了口供之後全部被五馬分屍,死狀及其慘烈,連帶著東廠的人也被殺了個乾淨。
此刻,歸德府治所,豪格正在布置軍情,此次東援徐州,他是重兵壓境,攜帶著剛剛掃平西北的餘威而來,攜帶鑲黃旗戰兵五萬,正黃旗戰兵兩萬,另有正白旗戰兵一萬,蒙古八旗戰兵五萬,漢軍旗戰兵十五萬,綠營戰兵二十萬,合計正兵四十八萬,擄掠隨軍役夫近四十萬,相當於百萬之眾。
各型火炮千餘,紅夷大炮五百門。
肅親王豪格意氣風發,年初之時在甘肅打了一個大勝仗,將明朝時期的肅王、慶陽王等一眾西北朱家藩王全部拿下,該殺的殺,該送北京的送北京,總之是一個大勝,現在西北各省的治安全部交給投誠的漢官治理。
自己則帶著這百萬之眾東援徐州,畢竟這是愛新覺羅一家的大事,不敢馬虎,當然了,在清初之時滿洲人的一致對外政策是很傳統的,還沒有到康熙初年那般八王分庭抗禮。
“肅王,鄭王援兵已經渡過黃河,按計劃在飛雲渡陳兵。”
何洛會的運氣好,他並沒有像阿山譚泰一樣死在司吾山,而是在兵敗之後彙合了支援沭陽的博洛兵馬進入徐州,然後按照阿巴泰的計劃親自去找豪格,卻被豪格留在了自己的帳中聽用,畢竟何洛會與明軍交戰數次,深知明軍的底細,用在自己這邊是一件好事。
而且何洛會的職位不低,乃是副將,以副將職位帳中聽用完全不是問題。
豪格看著地圖,然後道:“派人通知老六,讓他們的兵馬進入豐縣駐紮,等到我軍進入碭山境內之後,讓他的人馬在黃河邊布陣,炮擊明軍在黃河邊的軍陣。”
何洛會點頭:“是,不過肅王,鄭王那邊淨是火器兵,於戰陣之上守陣有餘,若是進攻的話,末將擔心他們不是明軍的對手。”
豪格思緒良久,然後看著身後的地圖,緩緩道:“何洛會,你說若是我軍先期進攻碭山縣,然後在明軍不知情的情況下從黃河東進,一路進入徐州平原,然後再以優勢騎兵迂回包抄碭山。”
何洛會沉思了一會兒,然後道:“肅王的計謀是好的,但徐州正麵畢竟還有陳操所領的明軍主力在。”
“你說的倒是一個理,所以我決定給我那七叔送去消息,讓他儘量擋住陳操的主力部隊,先讓本王吃掉眼前的這幾萬明軍再說。”
“肅王,這場仗可千萬不能打成拉鋸戰。”
豪格所部,不算戰兵,光隨軍役夫的吃食就是一個天大的數字,是以豪格所部過境之處,基本上是‘就食於野’,說直白一點,搶...
這麼做雖然來的快,但卻給滿清政府一個很不好的民間認識,若是明朝徹底滅亡了還好說,一旦打成了拉鋸戰,不僅僅是豪格部隊的吃食,便是連徐州的阿巴泰都要陷入斷糧的境地。
聽到此處,豪格深感認同,這才道:“北方圈地之後,那些個漢狗不服我大清的教化,多有逃籍者,雖有寧完我和範文程等漢人百姓出謀劃策治理,但收效甚微;
八旗內部甚至有退出北京的聲音出現,建議把我大清的京師挪到盛京去,二叔這一仗敗的一塌糊塗,兩紅旗怎麼處置還是一個棘手問題,所以徐州這裡不能有任何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