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任重道遠(1 / 2)

第463章 任重道遠

“陛下,山海關滿洲逆賊尼堪率部請降...”

皇太極授首,大清都亡了,敬謹親王尼堪就尷尬得不得了,困守山海關已經是自尋死路,於是向圍困山海關的劉步堂請降。

尼堪的受降與否還得看陳操如何抉擇,劉步堂雖然封了國公,但也不敢擅自越權,畢竟尼堪的身份不簡單。

“隻殺尼堪,餘者編入建設兵團...”

留給陳操的北京城除了完好無損的宮殿之外,私底下其實是一個爛攤子,此刻陳操才感覺到龐大的帝國需要無比滿足的精力來策劃,一個人完全不夠用。

“老朱家的皇帝辛苦是真的辛苦。”

第一次禦前會議在洪武門前舉行,也就是後世的**外,與會的有眾多前朝留京的遺老遺少,陳操大部分看不起,因為這群人都跪過滿洲人,心思不純,而接到陳操命令北來的南京城班子還沒有完全抵達,是以讓這些遺老遺少成為傳話筒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大明朝自洪武皇帝立朝以來,選擇與士大夫一同治天下,這也讓儒家在我大明那是熠熠生輝,讀書人的身份也是高尚的不行;”

“朕自南京登基以來,已經發布過幾條重要的詔令,其一,便是廢除儒家在本朝的傳統地位...”

底下的遺老遺少們一個個麵麵相覷,這是什麼意思?

廢除儒家之後,豈不是讀書人的功名身份就沒有用了?

當然,他們心中擔心的依然是身份儒家學徒的所帶來的好處。

“朕說過,儒家用來教書育人是一個非常好的學問,但就是不能從政,五經取十,八股綱辯出來的狀元秀才有幾個是有真本事的?”

“彼輩不事生產,前朝的狀元公連五穀都分不清楚,要之何用?指望這群人來治理天下,豈不是把我大明朝再次往火坑裡推?”

“是以朕今日宣布,儒家學問用來開蒙,承上啟下,並在天下設置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四級學校,小學6年,中學3年,此9年學習,所有學生均免除學雜費,若是真有貧窮學生,可由學校代管,夥食費由朝廷結算,所以,朕管此教育為‘九年義務製教育’,凡我中國領土之孩童,滿六歲之後必須入學...”

“至於儒家開蒙,朕也以為當從四歲開始,爾等需記住,少年強,則中國強,於孩童的教育必不可少,是以,朕覺得,除卻九年義務製教育之外,中國領土之內各級開蒙教育,所需費用皆由朝廷承擔,各級政府若是推諉,朕定然不饒,此開蒙教育,朕稱之為學前班...”

“陛下聖明...”

“大明百姓之福...”

“陛下萬歲...”

這是一件大好事,於百姓來說都是好處,是以洪武門外聚集的百姓在聽到這些話之後一個個自發的大喊起來。

“其二,便是均田免賦,曆朝曆代的賦稅都是壓垮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朕深以為然,這麼做,雖然是動了天下地主的蛋糕,但朕以為,百姓的生活富足了,才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根本,而不是隻富裕了一部分人,便是這一部分人,也是貪得無厭,到最後,便成為了國家的蛀蟲,亡國便是於此,正是因為這樣的人多了,才會給叛逆有可乘之機。”

“均田免賦勢在必行,不是你們那些少數人說了算,而是全中國的百姓說了算,朕倒是想看看,在如此大勢所趨之前,還有多少不知所謂且冥頑不靈的人想要保住自己那百畝、千畝、萬畝田地而放棄自己的性命。”

在場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蘇杭當地鬥地主鬥的極其猛烈,那些個寧可保田也不願意交出田地的富戶到最後剩下的隻有死路一條。

亦或是全家倒黴。

“每戶定田3畝,每戶按口計算分與每人一分自留土地,百姓田地可世襲,3畝田中2畝可以自由買賣,自留地不得買賣,戶田若無繼承人,當收歸國有,且朕重新計劃丈量了田地,加上以後不用繳納賦稅,也不用服徭役,所得收入都是你們自己的東西,想必天下也不會再有餓死之人...”

這也是一個仁政,及至後世史書敘述聖武皇帝陳操均田免賦之策時,都稱呼為‘聖武新政’...

“全民都要投入大生產建設當中去,也是為了百姓安居樂業,當然了,朕還是那句話,陳氏皇族,終其一脈,必然不需全中國百姓奉養,此事,朕當立為陳氏皇族祖訓,若後世子孫有違朕意,全天下百姓共監督之。”

“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現在的兵不是以往的衛所兵,以後我大明朝開展征兵製度,所有細節,會在各省、府、縣、市中進行公告...”

征兵製開啟之後,不是強製兵役,也不是什麼歪瓜裂棗都能當兵,選其優勝者,也就和後世一樣。

陳操感覺自己的嘴在冒火,一口涼茶下去之後,瞬間舒爽很多:“都記清楚,大明非一人之大明,而是全中國百姓之大明,朕也非天下百姓之皇帝,而是中國的皇帝...”

共和製度一旦開啟,後世的陳氏皇帝可能會向法國路易十六一樣被斬首,而他們的君主立憲製是不完善的,隻有大英帝國才是最好的借鑒目標,而最終成為泰國皇帝那樣說一不二,百姓擁戴,才是陳氏皇族的最佳選擇。

這種情況,陳操會出一本《聖祖本訓》用來教導後世的陳氏皇帝。

不錯,陳操連自己的諡號都想好了-----大明聖祖武皇帝

......

洪武門的訓話讓陳操在百姓的心中提升了一個完美的高度,他相信,在不久之後,隨著這些個滯留京城的遺老遺少們的傳播,他一定會成為全天下百姓的積極擁戴者。

誰敢反對皇帝,就是反對我們,必殺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