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晨覺得自己沒有相關專業知識也沒有時間,於是就想到了吳廣輝,認為他將來有可能成為總工程師或院士,是個不錯的人選。
於是他對吳廣輝伸出了手:“你好,吳同學,我是蘇晨。”
吳廣輝也伸出手,笑著說:“蘇晨同學吧,郭教授最近總是提到你,我都快聽膩了。聽說是你推薦了我?真是太感謝了!跟著郭老師一起工作,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你好,我叫吳廣輝。”
握手後,蘇晨轉向郭老師問:“老師,您的那份報告還沒完成嗎?我記得那是去年冬天的事了,現在已經過了半年了。
另外,您今天急著叫我來有什麼事?”
郭老師聽到這個問題,表情變得嚴肅起來,歎了口氣說:“蘇晨,先告訴你一個壞消息,老師生病休息了,‘運十’項目要徹底停止了。”
“啊,怎麼會這樣?”蘇晨驚訝地喊了出來。
這個消息對他來說非常糟糕,意味著國家投入的五億研發資金可能白費了,更重要的是,許多航空人的努力可能也要白費。
他趕緊追問:“具體是怎麼回事?馬總師怎麼了?‘運十’項目不是還沒有最終決定嗎?”
在他印象中,“運十”項目的終止是在1985年2月,當所有的預算用儘,連飛機試飛的油錢都沒有了。
而現在離那個時間點還有兩年多,為什麼郭老師會說得如此確定?
郭偉強沒有馬上回應,而是走到書桌旁,從一堆文件中找到了一份資料,攤開後對蘇晨說:“我讀一段給你聽,你自己判斷。”
“首先,按照我國的民用航空維修規章,任何飛機在放行前都必須具備完整的工程技術文檔,包括適航證書;
其次,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的規定,所有航空器必須通過必要的飛行測試來確認其適航性,但‘運十’的試飛進度遠未達到預定的測試要求;
再者,目前全國範圍內能夠滿足‘運十’起降條件的機場隻有京城、魔都和廣南這幾個地方,這些機場主要服務於國際航班,不適合試驗性飛機使用。
基於以上幾點,我們局認為,在‘運十’獲得適航許可之前,不應將其納入國內長途貨運航線。”
“這是什麼?”
“這是民航總局在今年5月24日給國家經貿委員會的關於‘運十’項目最終評估的報告。”
隨後,她進一步說明:“去年一月份,在‘運十’計劃引發爭議時,民航總局就提出了幾個關鍵問題。
他們指出,‘運十’主要是參照波音707進行測繪與模仿製造,隻是改動了機翼設計,縮短了機身長度,降低了起飛重量及載貨量。
他們還提到,‘運十’仍存在一些重要的技術難題需要解決,要想投入使用還需一段時間。
當時的結論是:即便‘運十’能達到波音707的標準,也隻相當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國外的第一代噴氣式客機水平,並且在沒有拿到適航證的情況下,無法接受。”
蘇晨對此早有了解,之前他也曾和郭偉強討論過這一問題。
那麼,這份最新的評估報告又意味著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