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回城嘍(1 / 2)

,四合院:從拯救秦淮茹開始

“幼,城裡人!”

“日頭照光腚啦,還不起?”

一個聲音傳到閻解曠的耳朵裡麵,讓閻解曠立刻翻身坐起來,慌裡慌張穿衣裳。

門口站著的,是一個咧著黃牙三十多歲的漢子。

這人是閻解曠一開始插隊進來,生產隊裡安排給他的師傅,交給他乾活的。

說實話,這事情誰都不願意乾——帶著這麼一個累贅,乾活乾不好,淨是耽誤掙工分。

少掙了工分,下一年的糧食就分的少,那就得少吃飯。

本來都吃不飽,全靠了地瓜和窩頭,可想而知,這個漢子對閻解曠是什麼態度。

當然了,這種情況也就持續了一段時間,這個漢子就把閻解曠急忙給踹出師門,自己趕忙掙工分去了。

真不是人家自私,關係到下一年吃飯多少,手裡寬裕不寬裕,容不得馬虎大意。

不過,就算是這樣,其實還是有一點情況。

那就是閻解曠等下鄉插隊的城市青年,太沒用了,乾活比不上土生土長、吃苦耐勞的莊稼把式。

因此他們都是飽受譏笑。

而且,下鄉插隊的城市青年,乾活勞動不好,起不到多少作用。

第一年國家給幾百斤糧食補助之後,剩下的每一年,這些插隊的人都是和農村的漢子們是搶奪糧食份額的潛在競爭關係。

農村的田地就這麼多,耕作方式、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已經到了產出極限,在這種情況下,糧食沒變多,農村人卻隨著人口增加、知青插隊,分出去的工分越來越多。

這就是為什麼拚命出力、賺工分,到後來卻變成大家夥一起吃不起飯,一起挨餓的緣故。

人多了,地裡產出到了極限,賺工分的確有意義,但是壯勞力的工分在不斷貶值,越來越難以吃飽飯。

農村漢子們思考出來這個道理的,不是很多。

但是他們看得到,下鄉知青到來之後,這群“外人”、“不會乾活的城裡人”“嬌貴沒用的人”分走了村裡糧食份額。

所以,出於最樸素的“他來搶我吃的”這種觀念,有些鄉村的村民,敵視排斥知青。

人和人不一而足,鄉村和鄉村也不一樣。

有善待知青的地方,也有的知青特彆努力機靈,讓人不排斥、不敵視。

但是閻解曠,顯然沒有努力、機靈到被老鄉承認為生產隊的一員。

就像是閻解曠現在,被催促著叫起床來,匆忙洗把臉,跟著生產隊、其他知青一起下地乾活。

走在路上,閻解曠看到了一個粗布衣裳的婦女,懷裡抱著一個哇哇叫的孩子,正掏了奶,嘴裡哄著喂孩子。

閻解曠每次看到,都是說不出的滋味。

這是女知青王愛紅,嫁給了這個三道口子村的老鄉,生產隊隊長他兒子。

她是東部省份的姑娘,高中畢業正準備考大學,全部本事都學習和讀書上,剛到了生產隊,就被農活累趴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