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的修行分為兩種,一種是大羅神仙,一種是太乙神仙。
太乙者,無上之謂也,和大羅神仙相若,兩者是神仙的品類劃分,和實力沒關係。
孫悟空就是太乙,豬八戒就是大羅,兩者間的實力差彆,一目了然。
“這是大羅神仙術?”
梁政看著這一摞書籍,再看向徐義。
這大漢之行,徐義似大有奇遇。
“不錯。”
徐義說道:“所謂的大羅神仙,就是學儒經,學道經,朝真降聖,此道修成之後,名列天曹,由九品而至三品,官官相遷,位列神仙,擁有無窮壽數。”
考公!
梁政聽到了徐義解說,問道:“那三品以上呢?”
徐義反問道:“我朝三品以上的官職,可有輕動的道理?”
梁政懂了,到了那時候就終身製了,上麵的不下去,下麵的自然也就上不來。
聽到徐義的這回答之後,梁政仔細的看看徐義,人說士彆三日當刮目相待,徐義去了一趟大漢之後,言談舉止,大有不同。
“你這一路上怎麼樣?”
梁政拋開道經,問一下徐義的經曆。
“一路上倒是沒有什麼好說的。”
徐義想了想,說道:“當初我帶著金銀上路之後,一直都小心謹慎,但是到了獻朝的時候,行為不謹,露了錢財,被他們幾個地痞,還有當地衙門裡麵的小吏給關到了監獄裡麵去,哀求了他們好久,才被他們放出來。”
“隻是當時我已經沒有盤纏,沒辦法去大漢,也沒有臉回來見你,在街上哭訴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年輕的劍士,叫做葉玄明,他聽到了我的事情,衝進衙門殺了那幾個小吏,將我的錢全都要了回來,然後一路護送,讓我到了大漢境內。”
梁政感慨徐義路途艱難,也感慨那年輕劍士葉玄明的仗義。
“我們到大漢的時候,大漢正亂成一團,據說是一個叫王莽的人治理國家不善,義軍處處,又有說昆陽之戰,天上掉下來了一個猴子,我到龍虎山的時候,龍虎山收了金銀,很乾脆就給我們整理了道經,又說天上在招募仙官,希望葉玄明能去當仙官,葉玄明要帶上我,我才有幸忝列其中。”
昆陽之戰,就是前世所傳,位麵之子劉秀,對陣穿越者王莽的那一場戰鬥。
隻是西遊背景中,孫悟空正是那時候,被如來拍在了五行山下。
現在牢孫還有一肚子意見。
牢王連肚子都沒了。
天界的張天師,是玉帝身邊的近臣,兼之孫悟空剛剛鬨過天宮……
這大約是孫悟空鬨了天宮之後,天庭補充人手,而徐義跟在葉玄明的身邊,吃到了這一波紅利。
“兄弟名列天曹,恭喜恭喜!”
梁政對徐義誠心恭喜。
“我不過是僥幸。”
徐義慚愧說道。
“成仙哪有什麼僥幸的事,這是你的苦心換來的。”
梁政說道。
心中也感慨,取經真是一件美差,徐義就去了一趟大漢,回來就是一個小仙,將來的唐僧取經……
梁政搖頭,這玩意太遙遠了,並且取經這件事,取經人基本內定了,外人根本插不上什麼手。
“我不過是僥幸得了天籙,腳程能比常人快上一些,有些許的法力,但自身氣力是遠遠不如你的。”
徐義坦然說道。
生無道位,死為下鬼。
這個道位就是籙文,這不僅僅是身份的證明,還是位格的提升,並且在擁有了籙文之後,就算是平常沒有修煉資質的人,也可以進行修煉。
就像是仙力器官。
除此之外,就是籙文裡麵擁有的法則。
例如孫悟空,在天庭當過弼馬溫,受過籙文,身上就有這法則在,就算是西遊時期,天下間的馬也怕他。
徐義在名列天曹之後,就獲得了天庭的籙文。
這不過是讓他特殊一些,和那些一下子成仙,然後擁有諸般法力的人不一樣。
梁政感歎於徐義的境遇,目光掃過了一眾道經,想起一事,問道:“我聽人說,修行分為【術】【流】【靜】【動】。”
“其中流字門是儒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看經念佛,朝真降聖,應該就是這名列仙曹,官官相遷之道吧。”
這是孫悟空求仙時候,菩提祖師給孫悟空的四個選擇。
“不錯。”
徐義說道:“我也聽仙人談過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