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寒氣逼人。
梁政坐在家中,手中捧著炊餅打量。
炊餅這東西原本的名字叫做蒸餅,在梁政前世,因為宋朝的宋仁宗名字和“蒸”相近,人們避諱,改名為炊餅,再後來就是水滸傳電視劇造成的一些誤導,讓人以為武大郎賣的是燒餅,望文生義,也就認為炊餅就是燒餅。
然而事實上,這炊餅是開花饅頭。
梁政在打量炊餅的同時,腦中是在過著雕刻之事,自覺若一方石頭落在手中,應當如何雕刻龍吉公主的妍態。
這般琢磨良久,梁政回過心神,狠狠的啃了一口饅頭,心中好奇,這裡的炊餅,是為了避誰的諱。
吃了饅頭喝了粥,梁政收拾好行裝,臨出門的時候,雪粒在空中灑落下來,落在地上,還能小小彈跳兩下,落在身上,則有微微痛感。
“公子,馬車已經準備好了。”
宋全在門前叫道。
梁政點頭,向外走去,他今天是要見太守,坐在馬車裡麵的時候,梁政心中也浮現了太守的資料。
當今的皇上是兵變上位的,辰州也是皇帝之前的封地之一,現在的辰州太守錢燕翔,也是當初皇帝的心腹,隻不過在皇帝兵變之後,重用的那一批人個個撈錢極狠,錢燕翔在其中是異類,十年前皇帝壽辰,他們的那一批人驅車給皇帝送去金銀珠寶祝壽,錢燕翔倒是拿不出什麼,皇帝笑罵錢燕翔老實,錢燕翔一言不發。
此人確實是有抱負的,在辰州多年,與百姓秋毫無犯,做人做事,也隻求一個公理。
梁政想到太守的時候,心中也敬佩,這一位也沒有和當地的士紳凝就利益集團,和梁政等人的交往,也都是君子之交,但是錢燕翔的一些政策,在沒有士紳支持的情況下,也往往能推行下來。
梁政的車在太守府前停下。
通報之後,梁政被引入官府之中,錢燕翔站在涼亭處,身前有紙,手中執筆,仰頭看雪,怔怔出神。
“太守。”
梁政出聲叫道。
錢燕翔回過神來,目光微凝,看向梁政,而後說道:“你遇仙子之事,我已經聽說了,也派人去水下看了,那裡確實有一個蛤蟆鎮石,腹部有一刀口,而那石頭之重,是人力所難搬動……”
梁政遇仙子之事,隨著梁府的口口相傳,在辰州逐漸傳開了,以往像是神仙之說,穿鑿附會的多,但是梁政所說的這神仙之事,有石頭作為切確的物證,在經由好事者求證之後,在辰州廣為流傳。
“地方誌之事要仔細求證,不過你要修橋,這件事本就可以記在地方誌之內,在裡麵穿插一些神仙傳說,倒是增色。”
錢燕翔已經同意此事。
梁政連忙謝過。
“你出資修橋,應該是我替辰州的百姓們謝謝你。”
錢燕翔和梁政目光正對,興許是隔著雪花,梁政看著錢燕翔,感覺他頭發白了許多,整個人也傴僂許多。
“梁政……”
錢燕翔帶著幾分氣餒,說道:“不要吝嗇錢,快點修橋,最好在開春前,把它弄好……”
“你要知道,錢聚在一起,是會生災的。”
梁政聽到後,知曉是太守有意提醒,隱晦的傳達朝廷內的風吹草動,向著錢燕翔躬身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