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裡之外的京城,龍吉公主心有感應,知其當至,已經出現在貝闕珠宮之內,綽步走到了入口處,看到梁政自外而來。
“公主。”
梁政向著龍吉公主拱手。
“梁公子事務繁忙,若非這一場雪,恐怕都沒有來此的空隙。”
龍吉公主含笑打趣。
“公主恩情時刻不忘。”
梁政在說話中,感應腦海中的瑤池金符,伸手一晃,手中便捧著一盆蘭花,說道:“蘭花之道,奇種頗多,這一盆蘭花出自大漢洛陽,花瓣中有金雪之異,屬於珍品,特此買來養殖,獻給公主。”
夢境中和龍吉公主關係匪淺,梁政也清楚龍吉公主的喜好,此時取出這一盆蘭花,倒是正撓到龍吉公主的癢處,她作為玉皇大帝和王母之女,在天地間位格殊貴,諸般珍奇異品賞之不儘,但經驗的多了,感覺大多趨同,唯有花束千姿百態,大不相同。
“這盆蘭花能被養的鮮豔如許,看樣子你費了不少心力。”
龍吉公主接過蘭花,展顏而笑,其嬌豔明媚,讓這貝闕珠宮諸般異景都為之失色。
梁政目光清澈,不為所動,他和龍吉公主相處久了,知曉龍吉公主的為人,此時的梁政若是露出因色而著迷的模樣,反而會讓龍吉公主疏遠。
並且在夢中,梁政已經見過太多龍吉公主的瑰麗模樣,老夫老妻了,也不至於讓梁政失態。
而就是這平平常常的態度,讓龍吉公主又高看了梁政一眼,感覺梁政的心性,在人間少見。
“蘭花者,春不出,夏不日,秋不乾,冬不濕,澆灌不可頻繁,土地不可太緊……”
這些都是夢境中龍吉公主說給梁政的,此時梁政又說給龍吉公主聽,讓龍吉公主感覺梁政一言一行,無不契合其心,就像是靈魂在共鳴一樣。
“奇怪,和洪錦在一起這麼多年,都不曾有這般投緣的感覺。”
龍吉公主打量著梁政,自從玉符給了梁政之後,龍吉公主還是會時時觀察梁政,而梁政這段時間,也根據夢中的梁政丙不斷的調整自己,讓龍吉公主看來,那就是梁政越看越順眼了。
“難得你有這般心思。”
龍吉公主說道:“隻是蘭花管理,最應該小心的是螻蟻,仙府之中,有神符管製,螻蟻不敢近前,若在家庭之中養殖,更應該小心,若是螻蟻咬了根,這蘭花就容易敗了。”
這一句話是專門留給領導你補充的啊!
梁政一幅受教的模樣。
龍吉公主見此,心中滿意,帶著梁政進入園中,將梁政送來的蘭花,放入百花園內,與群芳爭奇。
“今日來見公主,是有不情之請。”
梁政在坐下之後,方才又開口。
龍吉公主疑惑看向梁政,不知是什麼請求。
“托公主之福,那石橋已經修建大半,地方誌也記載了公主之事,隻是我想雕刻公主容貌,放在橋頭,供人瞻仰,但是在家中幾次私下動刀,終歸感覺公主之貌,難畫難描,我這凡夫俗子,連如何下刀都不知曉了。”
梁政帶著歉意說道。
篆刻龍吉公主之事,是梁政早就決定的,隻是橋梁尚未完成,梁政也遲遲沒有下刀,現在提及此事,是把它當成一種情趣。
至於抱大腿和防備圓慧這些,梁政另有考慮,這不在龍吉公主的身上。
龍吉公主連連搖頭,說道:“降妖伏魔是份內之事,不值得立一像來。”
“一場風暴過後,諸多魚兒被衝上了沙灘,麵臨乾涸而死的絕境,在這時候,一個小孩子撿起魚來,不斷的將小魚送入海中,旁邊的大人說道【這裡有上萬的魚,你根本救不過來】,小孩說他知道,大人又說道【那你為什麼還在救魚,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
梁政講了前世的一個故事,說道:“公主或許認為,斬妖伏魔是順手而為,但是對我們辰州百姓來說,就像是乾涸的小魚被送入大海,這份情誼,公主或許不在乎,但是我們在乎。”
龍吉公主聽到這話後,默然片刻,這才說道:“你是想要讓我給你當模子,然後來雕刻石像嗎?”
梁政點頭。
龍吉公主聞言,遲疑片刻,說道:“隻給你一次機會,倘若不成,這話再也休提!”
梁政不由笑了,口中卻道:“多謝公主成全。”
關於龍吉公主的麵貌神態,雕像如何,梁政已經數易其稿,敲定了最終版本。
也該給龍吉公主一點小小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