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吉公主示意眾人起身,出聲說道:“今日之事,不要為外人提及。”
李順等人自然聽話,在往後的幾日,對待龍吉公主也越發儘心。
轉眼間新年過去,龍吉公主在辰州過了人間的一個春節,兩個人在過了正月初七,就在辰州啟程,這一次沒有走雲路,而是沿著水路往上,向著永京城而去。
這一路上兩人不急,覽儘山水,看儘佳色,悠悠蕩蕩中,再一次到了永京城。
“正月十五是朝廷的祭天之日。”
龍吉公主坐在船頭,對梁政說道:“君權神授,到了這一日,當今的皇上必然要出麵,乘車攆走禦龍道,前往迎仙山裡麵朝拜神靈。”
“這一天,也是城隍廟裡麵,考仙官的日子。”
這一日比較特殊,在這神道治世的世界裡,是真會出現不少仙神的。
梁政背負著三把劍,走在了永京城的街頭。
今日已經是正月十五,永京城這邊車騎轆轆,酒興恰怡,女孩新妝,競誇華麗,北調南音,彙聚京城,萬戶千門,一片喧鬨。
辰州城已經是極為熱鬨的地方,但到了永京城,這熱鬨程度,更增十倍。
梅子,荔枝,金橘,栗子等等水果,充盈於市,更有各種畫扇燈籠,市合團團,占據了原本的街道,而在那正中之處,早早有荊棘布置,留下皇上禦道。
當今皇帝屢行惡政,但是刀子沒有砍到京城,京城中的百姓們反而覺得皇帝治下甚嚴,多為擁護,現在這諸多攤位簇集街前,也是等著皇帝巡街之時,能夠在禦前使喚。
梁政一路直走,來到了翠竹園,看著裡麵和尚來往,梁政也不由心生感歎:皇城一戰之後,圓慧仍舊能夠在這地方立足,可見能耐。
“梁政,你怎麼來了?”
廣融和尚看到了梁政,雙手合十,滿是疑惑。
皇城一戰之後,梁政跟著龍吉公主離去,也讓永京城內的修行者全都知道,梁政現在是跟著龍吉公主混的。
梁政一言不發,取出了背後的二龍劍,長劍一豎,插在了翠竹園的門前。
二龍劍,是龍吉公主的佩劍之一。
“阿彌陀佛……”
廣融和尚見此,口呼佛號,在廣融和尚的背後有廣象和尚,在那最深處還有圓慧的目光,而對此,梁政沒有任何解釋,轉身就走。
龍吉公主的劍,就是來堵門的,沒有任何的解釋,正月十五,不要出門,不要出手!
走過了翠竹園之後,梁政來到了迎仙山。
今日皇帝將要來此迎神,在這迎仙山中,一切早有布置,極有威儀,而迎仙山的道士們看到梁政之後,也非常吃驚。
畢竟梁政跟著龍吉公主離開之後,就沒有再回道盟了,而在這重要的日子裡麵,卻忽然回來……
“梁政……”
鄧常念正要招呼,看到了梁政取出來了鸞飛劍,不留任何情麵,將這一拔劍插在了道盟之前。
鄧常念的話一下子咽了進去。
這個正月十五,不會太平了。
當初龍吉公主離開皇城之後,立刻取劍,為的也是此刻。
走過了翠竹園,走過了迎仙山,梁政兜兜轉轉,來到了城隍廟前,這地方香火鼎盛,一股青煙往上直竄,梁政來到了這地方之後,看著這地方的香火,當著眾多百姓的麵,取出來了龍吉公主的瑤池白光劍,將其插在了城隍廟前!
“梁政,你在乾什麼?”
洪蘭在人群中走出,看著瑤池白光劍,麵色一變。
原本作為天帝的九等親戚,洪蘭是極為驕傲的,但是皇城一戰,自家祖宗和龍吉公主的感情破裂了,並且看龍吉公主牽著梁政的手離開,讓洪蘭感覺祖宗洪錦的駙馬之位,都要被梁政搶走,由此看到梁政,感覺分外操蛋。
現在梁政拿著公主的佩劍,插在了城隍廟前,洪蘭無論如何,都想要一個解釋。
“沒你的事。”
梁政看也不看洪蘭,轉身走入到了街道之中。
周圍的百姓們看著梁政,感覺在看一個狂徒,這拔劍插在城隍廟前,就像是正月十五給城隍爺上眼藥一樣,隻是那劍神秘古樸,百姓們不敢輕動。
對於城隍廟的陰神們來說,看著梁政插下的那把劍,感覺今天要選仙官之事,怕有不少波瀾。
辰時剛過,百姓熙攘,在那禦龍道前傳來聲響,百姓們的聲音漸漸平息,看著侍衛莊嚴,手持鋼鞭走了出來,站在了荊棘之策,稍後等到皇上車騎走出之時,少有逾越者,侍衛可以自行裁判,將其鞭打出血。
也在這侍衛們出來之後,不一會兒的功夫,當今的太子,二皇子各自駕馬,在裡麵走了出來,再往後的是一個金黃車攆,十分華美,百姓們紛紛翹首,看著裡麵端坐一人,古稀之年,須發灰白,麵貌卻是極善,就像是一個極有道德涵養的長者。
“啪啪啪……”
鋼鞭交響,百姓們紛紛跪下,山呼萬歲。
這一跪,將梁政在人群之中,一下子篩了出來,侍衛們看向梁政,看其立在陽光之下,那陽光刺眼,有些看不清麵貌,倒是皓玉般的牙齒,讓他們看的分明。
梁政在鼓掌,掌聲不是送給皇帝,而是給下一刻更勇敢的自己。
掌聲並不意味著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