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祝陛下龍體安康,願世太平。”
仁治皇帝聽完張嵩的祝福,他微微點頭示意。
隨後武官之中的代表吳國公也站起來向仁治皇帝表示自己的祝福。
“臣祝陛下聖體康泰,祝大周國運昌盛。”
由這二人開頭之後,其他赴宴的官員按照自己的官職大小,依次上前祝賀。
當各位王公貴族,文武百官祝賀完之後,就輪到這些外國使臣朝貢了。
鴻臚寺卿在瞧見時機差不多的時候,就從自己的位置上站起,整理好自己的著裝,來到禦階下,等待著下一個環節的到來。
終於,在謹身殿內最後一位大臣祝賀完之後,鴻臚寺卿神情嚴肅的高聲呼喊道。
“番邦使臣朝賀!”
原本這些番邦使臣對於朝貢之事已經慢慢不在乎了,可是沒想到去年秋天大周居然主動出擊,打了建州女真一個措手不及。
而大周從之前的被動防禦到如今的主動出擊的這一巨變,使得其他藩屬國的君主內心產生了動搖。
他們心中有預感,當年那個叱吒風雲的霸主要回來了。
一想起國內記載中的那支來自大周的無敵艦隊,那數十艘寶船,還有寶船上的大炮,他們就內心生寒。
當年的七次下西洋表麵上是來自己的國家進行正常的貿易,可實際上不就是來自己的國家彰顯大周的武力嗎?
這
些藩屬國的君主為了不讓大周將征戰的目光放到自己身上,各國君主都拿出厚禮前來朝貢。
作為大周眾多藩屬國中較為忠心的高麗自然是第一個朝貢的。
高麗使臣率先來到台階下向仁治皇帝行禮,隨後用一口不算太流利的大周官話請安道。
“下臣高麗使臣李金模,拜見天朝聖君,我代表吾王祝聖君萬壽無疆!”
“我高麗為陛下獻上仁治二十四年朝貢品:高麗絲綢兩千匹,高麗布匹四千匹;十年以上高麗人參五百株;紫衫樹一百棵;高麗少女五百名,請聖君收下。”
仁治皇帝聽到高麗使臣的禮單後,他平靜的點點頭。
“此物朕喜,依照慣例,朕當還禮。”
“隻是如今我大周天災不斷,開支巨大,朕不能為了還禮不顧子民生死。”
“此次貢品,折堪合回贈,準高麗使臣於順天府中采購茶葉、絲綢、瓷器、白糖、鹽五物總額不超過白銀五萬兩。”
高麗使臣聽到仁治皇帝的回答後,他激動的叩首謝恩。
“臣多謝陛下!”
番邦之人在大周買東西是受到嚴格管控的。
舉個例子,一匹普通的絲綢在大周境內可能也有五到六兩銀子,可若是這匹絲綢到了海外,那少說是八九十兩銀子。
所以為了控製這些珍稀商品在海外的流通,所有的番邦使臣能夠購買的物品都是有定額的。
本朝規定:每人許買食茶五十斤。青花瓷器五十副。銅錫湯瓶五箇。各色紗羅綾(土商)各十五疋。絹三十疋。三梭綿布夏布各三十疋。
綿花三十斤。花毯二條。紙馬三百張。顏料五斤。果品沙糖乾薑各三十斤。藥餌三十斤。烏梅三十斤。皂白礬十斤。不許過多。
(此規定參考《大明會典》)
若是這些番邦使臣想要再額外購買一些,那就必須要有堪合了。
當然,也正是因為僅允許勘合貿易的做法,刺激了民間走私和海盜活動,甚至成了“倭患”加劇的部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