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家族主事人瞧見葉軒墨那模樣,他們都微微一笑回應道。
“葉大人客氣了,大災麵前,我們等身為寧波人自當出手相助。”
就在此時,左典文高舉《大誥》激動的跑了進來,嘴裡還一邊高喊道。
“子義,我找到你要的東西了。”
“誒,怎麼這麼多人啊?”
當左典文瞧見房間內的其他糧商後,他趕緊將《大誥》放到自己的身後,
房間內的糧商瞧見左典文這舉動,他們都看向左典文手中的《大誥》,瞧見那本《大誥》之後,他們的神色就發生了變化。
太祖在《大誥》中規定,大災之年在當地衙門賑災時,擁有功名的家族也需要主動施粥賑災,舉人標準為一日兩石、貢士標準為一日五石、進士標準為一日二十石。
如此規定自然是因為上述三者均享受大周的免稅田地,太祖認為在享受的同時自然也要背負一些義務。
若多次未履行義務者,將革除功名。
《大誥》中還有一條規定,每逢大災之年,巨富之家不主動賑災者,一律視為為富不仁,當地衙門可對其進行巨額罰款。
因為大周朝的商稅是很低,他給了商人賺錢機會的同時,也要這些商人肩負一些義務。
隻是太祖死後不久,《大誥》上的內容也就沒有人遵守了,但若是葉軒墨真要較真,那吃虧的一定是他們。
一想到這裡,這些糧商看向葉軒墨的神情就真誠了許多。
葉軒墨瞧見他們那模樣,他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早點配合該多好,非要我使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
“既然各位豪紳都同意了,那本官就不多留各位了。”
一眾糧商聞言,都朝著葉軒墨行禮告辭。
“葉大人告辭。”
不久之後,寧波府城各地都出現了施粥的粥鋪。
本來大家對於這些家族開設的粥棚不感興趣,但總有些貪小便宜的會去試試。
當這一批人品嘗完之後,一則各家族粥棚施粥都是厚粥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城。
當天晚上,楊思興一臉喜色的找到葉軒墨。
“
葉司馬,您這一招確實厲害。”
“今日晚上我們官棚用糧比昨日少了兩石左右。”
葉軒墨瞧見楊思興那高興的表情後,他微微一笑。
“如此一來,我府衙壓力大減,哪怕再撐幾個月也不是問題。”
其他府州,在雪災來臨時,這些官員疏於管理,使得有些心術不正的人能夠趁機作亂,搶劫、盜竊、拐賣等惡事層出不窮。
反觀寧波府所有的災民都被妥當的安排好了住處,就連災民聚集地都安排了官差駐守,在雪災來臨後,府城內並無騷亂發生。
到了大年初五的時候,一連下了幾天的大雪終於被陽光代替,在陽光的照耀下,寧波各地的積雪開始逐漸消融。
到了大年初七的時候,寧波府城內的官道徹底疏通,當日下午,府衙宣布撤除府學的災民安置點。
大年初八,宣布撤除縣學的災民安置點。
這些百姓在得到府衙傳出來的消息後,他們也都懂事的沒有繼續賴在災民安置點中。
大年初九,寧波百姓的生活逐漸恢複正常。
百姓的日子恢複正常之後,府衙自然也要恢複了正常的休假。
寧波府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