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軒墨聞言,他擺擺手道。
“沒什麼,隻是沒想到這餘杭縣的知縣居然這麼好,真是一位好官。”
“那我們也算是來對地方了。”
這店小二瞧見葉軒墨那舉動,他便小聲的湊到葉軒墨身邊介紹道。
“我覺得吧,應該是因為咱們這四府總領葉青天是好官,所以他下麵的這些官員才會願意為我們這些百姓做事。”
“要不然,我估計這位和之前那些縣太爺一樣,隻會搜刮民脂民膏的大貪官。”
正當葉軒墨他們還要問些什麼的時候,這其他桌的客人就將這位店小二給叫走了。
“各位客官,你們慢用,若有需要,你們再招呼我就是。”
當這位店小二離開之後,左典文幾人都開始討論起這位餘杭知縣。
“我怎麼覺得這些百姓對於這餘杭知縣的評價差距那麼多呢?今日子義從那幾位農夫口中得知的餘杭知縣不應該是一位官商勾結的貪官嗎?”
“怎麼到這位店小二的嘴裡,這家夥就變成一位一心為民的好官了?”
陳萬鬆聽到左典文的話,他神色嚴肅的開口道。
“從不同角度了解的一個人是不一樣的,這些農夫每日隻知在田地裡勞作,接觸消息的渠道有限,所以,在他們眼裡,這餘杭知縣隻有壞的一麵。”
“而這店小二每日在酒家內接待往來商客,了解的消
息多,所以在他眼裡,這位餘杭知縣應當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好官。”m.x.
“當然,我們同樣也隻是以道聽途說的方式了解這位餘杭知縣,同樣無法判斷這位餘杭知縣到底是一位貪官,還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好官,也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
“說不定這位便是子義口中的能吏,雖然貪,但還是會為百姓做事。”
葉軒墨聽完陳萬鬆的分析,他非常讚同的點頭示意。
“不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們明日親自去見見這位餘杭知縣就知道了。”
葉軒墨對於這位餘杭知縣的了解也不多,隻知道是上任餘杭知縣的父親病逝,回鄉守孝,這位在浙江布政使司衙門候補的知縣順勢頂替了上來。
至於這候補知縣的來曆,全國上下一共加起來有一千多個縣,就算加上京城還有各地衙門的七品以上官職,也才勉強兩千左右。
可是大周文選司在冊的七品官就有三四千人,其中大部分是科舉出來的,少部分是舉人出身,還有極少部分是由各地衙門的書吏升上來的。
這些多出來的人,就沒有實職給他們了,隻能先到各地衙門候補,在這些衙門裡當孫子,沒有關係的就隻能論資排輩,苦等十年再坐上知縣的位置。
而這位餘杭知縣就是一位候補的舉人知縣。
次日,當葉軒墨一行人趕到餘杭縣衙的時候。
這門前的官差主動將他們攔下。
“你們是乾什麼的?可知這是什麼地方?”
左典文瞧見這位官差的舉動,他微微一笑,然後遞過一錢銀子。
“差爺,你放心我們知道,我們是你們縣老爺的遠房親戚,特來投奔他的。”
這位官差聽到左典文的話,他上下打量左典文一眼,然後沒有選擇去接左典文手中的銀子,一臉嚴肅的回答道。
“客氣了,我們做官差的,怎麼會收你們的銀子?”
“不過我們縣太爺不在府上,他天一亮就帶著人去曲召莊修水渠了。”
左典文一聽這話,他的臉色更疑惑。
難不成真誤會了?真是一個為民辦事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