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軒墨聽到這位工匠的解釋,他微微點頭示意,畢竟這些情況他都了解。
隨後,他便饒有興趣的發問道。
“那不知這位匠師可有十五兩的琉璃鏡片?”
一旁的另一位匠師聞言,便將自己手中的鏡片遞了過去。
“葉青天,我手中這塊就是十五兩的琉璃鏡片了。”
葉軒墨瞧見這個鏡片之後,他的眉頭微微皺起。
這塊鏡片的顏色比之前那塊要顯得透亮許多,沒有那麼多雜色,就連立馬的雜質也要少許多。
“十五兩的琉璃鏡片也有這麼多雜質?本官在京城的時候,可是見過類似於東海水晶的琉璃。”
這些匠師聽到葉軒墨的話,他們便急忙解釋起來。
“葉青天有所不知,這琉璃手藝是當年代宗皇帝推廣出來的,自然是越靠近京城的手藝越好。”
“如今我們寧波能有
這般品質的琉璃,還是各家先輩一點點琢磨出來的。”
此話一出,便立即引得其他工匠的讚同。
“是啊,像代宗皇帝那般不藏私的聖人世間罕見。”
“不錯,這種吃飯的手藝,大家都不願意外傳。”
葉軒墨聽到這些人的解釋,他便明白了。
這些匠師都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所以在傳授手藝的時候總是留一手,以致於現在這燒製琉璃的品質越來越差。
眾人之前的薄鈺聽到這些人話後,他表情苦澀的說了一句。
“在寧波燒製琉璃,品質差也就是少賣些錢,在京城燒製琉璃,若是品相不好,那運氣不好可是要被殺頭的。”
“故而京城的工匠手藝才是最好的。”
葉軒墨聽到薄鈺那話語,他轉頭看了他一眼。
這個年輕人有故事,不過葉軒墨也沒過問情況。
隻是如此一來,自己還需要開窯造玻璃啊。
緊接著,葉軒墨就在腦海中細想製造玻璃的詳細程序。
首先需要優質的石英砂做原材料,在燒製的時候還需要加入純堿,也就是碳酸鈉,同時需要加入石灰石,也就是生石灰。
隻是中原地區的天然堿很少,所以自己或許可以用碳酸鉀代替。
而碳酸鉀則可以通過另一樣常見的物品得出,那就是草木灰。x.
準備好這些材料,就隻需要將他們碾碎放入窯爐中高溫加熱了。
當然了,這些具體操作都可以交給那些燒窯的工匠來操作,他相信那些專業人士做的絕對會比自己更好。
想通這一切之後,葉軒墨麵色和善的望著這些匠師開口道。
“各位前輩,你們放心,這東海水晶由我市舶司衙門提供,你們不必擔心。”
“至於這物件的手工費,我們暫定為十兩銀子一具如何?”
這打磨鏡片是個技術活,一般人最少要學個十年左右才算出徒。
對他們這些工藝嫻熟的老匠師來說,十兩銀子一副的價格算是很公道了,想必這些工匠應當不會有意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