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公聽到仁治皇帝的安排,他瞬間領會了仁治皇帝的意思。
陛下這是用銀子用上癮了,知道銀子的好處了。
故而他立馬躬身行禮答道。
“臣遵旨。”
當晚用膳前,海公公就親自前往在京各王爺住處將仁治皇帝的口諭宣了下去。
得到仁治皇帝的口諭之後,這些在京王爺的神色都變得奇怪起來。
陛下的旨意從來都不是無的放矢的,這口諭肯定有陛下的深意,隻是到底是何意呢?
做人不能忘祖?
那一定是與太祖皇帝有關,隻是與太祖皇帝有關的祖訓太多了,具體會是哪一條呢?
一時間,在京的各位王爺都陷入了莫名的驚慌中。
為了不做錯事,在中元節之前
的這段時間內,所有王爺都將自己與自己的子嗣禁錮在家中,不敢踏出王府一步,生怕觸碰到陛下的底線。
沒過幾日,這一消息也傳到分封在其他地方的王爺耳中。
河南開封府內。
當代周王楊守朔望著從京城送來的情報,他眉頭微皺自語道。
“陛下這是什麼意思呢?做人不能忘祖?是陛下找到哪位王爺違背祖製的證據了?勿謂言之不預也?”
“可是違背哪條祖製能讓陛下有如此舉動呢?”
“是殘殺平民百姓?還是謀逆?亦或者是大不敬?”
坐在一旁的周王世子楊清穆聽到自己父王的擔憂後,他便望著自己的父王主動開口道。
“父王放心,孩兒在接到這份情報之時,就將我周王府上下徹查了一遍。”
說到這裡,楊清穆神色一變,表情憤怒的拍了拍椅子。
“隻是孩兒沒想到我周王府一脈還真有小人在敗壞我周王府的名聲。”
“孩兒已經將這些犯錯宗親的名單送往京城,交由宗人府發落了,還請父王放心。”
周王聽到楊清穆的回答,他很滿意的放下手中的情報,轉頭看向他笑了起來。
“做的不錯,隻是今後不可待陛下下令,我們再自查自糾了,我們要主動些,不能讓陛下有趁機發難的機會。”
楊清穆聞言,他恭敬的點頭答應道。
“父王放心,孩兒明白。”
周王瞧見楊清穆那表情,他笑了起來。
“你這孩子像我,有你繼承我的王位,為父很放心。”
楊清穆聽到周王這番話後,他表情激動的開口道。
“父王,你可彆說這種話,我找人為您算過,說您是長壽之相,孩兒想陪您到您的期頤之年。”
對於他們這種藩王世子而言,他們的身份地位也算這世間一等一的存在,榮華富貴,美女如雲都唾手可得。
再者說,他是周王唯一的嫡子,這周王王位無人能與他爭搶。
而他又不造反之心,所以對他而言,這王府的親情就是他最中意的東西,所以他希望自己的父親能一直陪著自己。
有道是,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