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是不是也應該輪到他們這些軍醫了?
想到這裡,這些軍醫忍不住的相互對視一眼。
可是片刻後,他們又回過神來。
軍醫之事可不同於其他事情,要解決起來可是相當麻煩的。
畢竟一位治病救人的醫生,不是短期內能夠培養起來的。
戚繼光瞧見這些軍醫那興奮的表情,他便再將葉軒墨往旁邊拉了幾步,環顧四周之後,他才看向葉軒墨低聲解釋道。
“子義,此事你有所不知,我大周沿海,邊防的各個衛所軍醫都是固定這麼幾個名額,人員都是由太醫院調用的。”
“他們在軍營待滿九年,隻要期間無重大過錯,便能送吏部詮敘,署任吏目(從九品官職)。”
葉軒墨聽完戚繼光的解釋,他若有所思的微微點頭,便接著追問道。
“那不知我們衛所可否自行聘用其他醫師呢?”
戚繼光聞言,他沒有絲毫的遲疑,連忙望著葉軒墨解答道。
“可以聘用,但是很難,因為沒有幾位醫師願意進入軍營。”
“首先進入軍營需遵守軍營製度,這些醫師不大願意被此製度束縛,再者說,他們進入軍營之後的收入很有可能還比不得他們平常問診的收入。”
“如此一來,就更沒什麼醫師願意進入軍營充當軍醫了。”
“最後便是聲望的積累,這些醫師若是待在地方行醫,數十年的積累,能給他的家族積累下大量的聲望,能為後世子孫謀劃。”
“可他們若是進入軍中,能獲得什麼?”
“無太醫院批準,他們這些聘用入營的醫者均為民醫,皆無晉升之機。”
“如此一來,既無自由,又無錢財,還不能像這些太醫院派遣軍醫一般,苦熬九年,任期一滿便能夠升任吏目。”
葉軒墨聽完戚繼光的解釋,他的腦海中就對這個軍醫之事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現在軍隊之中的軍醫有點類似於後世的“三支一扶”,在軍營乾滿九年之後便能入吏部詮敘,相當於成為了公務員。
反觀他們想要聘請醫師,就相當於是請彆人來做合同工,又給不了人家一個高額的收入,還不能給人家一個編製,人家當然不願意來了。
戚繼光瞧見葉軒墨那凝重的表情,他繼續開口道。
“子義,就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軍中的醫者一直都是由太醫院調撥的。”
“正因為軍醫缺乏,各衛所隻能定期從外請名醫教授軍士習醫。”
“可是子義你也明白咱們的軍士是塊什麼材料,能有幾人能夠學會這些複雜的醫術?”
葉軒墨在聽到戚繼光說請名醫教授軍士習醫之時,他的腦海中不知不覺中就出現了那位偉人的身影。
當時的農村缺醫少藥,偉人批示應當努力發掘,整理華夏醫藥學的寶庫。
於是被譽為穿越三大神書之一的《赤腳醫生手冊》橫空出世,至於另外兩本神書,則是《民兵軍事訓練手冊》以及《軍地兩用人才之友》。
至於葉軒墨為何會清楚這些東西,那自然要歸功於後世那些有趣的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