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喜喪(1 / 2)

你們有沒有過那種經曆。

好久不見的長輩,許久不見的朋友,明明樣貌還依稀可以辨彆,大體性格也沒有變化,但再次見麵時卻有種力不從心的排斥感。

那種……

打心底裡厭惡的感覺……

你不知道他發生了什麼。

更不知道問題是不是在自己身上。

是不是因為年紀越來越大,不再如孩童時一般,三觀認知發生了變化才有這種情況。

但你總會感覺他有意無意的在看你,背著你偷偷的不知道在吃什麼,甚至像是迷信上了某種東西,這些都讓你有些不寒而栗的疏遠感,沒法像從前一樣親近起來。

農曆七月初十。

宜,祭祀、解除、沐浴、理發、入殮。

忌,嫁娶、出行、入宅、移徙、赴任。

越州市,沿海一個不大不小的城市,說繁榮也沒有那麼繁榮,但也沒有那麼落後,大體上而言算是一個節奏比較慢的古都。

這裡的人都信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以家族為紐帶團結聯係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同時,越州人骨子裡也有種勤勞致富的天份在。

但相對應的,也格外迷信。

譬如小孩年紀小時要準備筷子,碗,還有一件新衣服,有條件的就去廟裡,沒條件的可能就找家門前的樹啊石頭啊之類的,為小孩認乾親。

又譬如越州人出海時,一定要提前三天祭海公廟,拜龍王。

當然傳統的祭祖也是必不可少。

而其中,最為玄乎的但屬發喪,什麼時候發喪,發什麼樣的喪,各個環節都需要什麼人,越州人都有自己的講究和派頭……

史愛民回家的那天。

正趕上史太公發喪。

喜喪。

“人家之有喪,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於喜。而俗有所謂喜喪者,則以死者之福壽兼備為可喜也。”

喪事一般來講都是令人悲傷的,但如史太公這種,活了一百多歲,家族枝繁葉茂,兒女雙全,一輩子也無病無災的全終者,那就不是一般的喪事了,而是喜喪。

史愛民接到消息,下了車就直奔家門口,然而還沒等下車,迎麵就是一連串劈裡啪啦作響的鞭炮。

鞭炮被炸得上了天。

紅彤彤的炮紙灑落下來,滿地都是。

“愛民!”

四方的老宅大門四敞,走來走過的都是過來領紅雞蛋,吃酒席的街坊四鄰。

儘管在劈裡啪啦作響的鞭炮聲裡,人的喊聲被壓得極小,但在黑壓壓的人群裡,史愛民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小叔。

史永年。

振書弘誌,永愛明德,史家永字輩裡,史永年是年紀最小的。

史太公老年得子,論歲數其實大不了愛字輩幾歲,所以打小就跟這些孫子輩一起養,不論是年紀還是輩分,史永年都是史家那時當之無愧的孩子王。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