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天皇年間得道,是最早拜入截教的弟子之一,雖然因為性格衝動,並未成為通天教主的親傳弟子。
但,作為外門大師兄,統領截教外門,並得賜定海神珠這等極品先天靈寶,也足見通天教主對他的看重。
證道大羅金仙之後,他就察覺到自己因為心性原因,一直難以斬去三屍,無法突破到更高境界,遂起了教授弟子,傳承截教道統的想法。
而陳九公和姚少司二人,就是他在那時收的弟子!
截教提倡有教無類,即使二人資質不高,修行千餘年,還停留在真仙境界,但趙公明對二人,依舊十分看重。
“見過老師!”
陳九公和姚少司二人,雖然不清楚趙公明喚他們何事,但還是十分恭敬的行了一個參拜之禮。
他們記得,老師這趟去金鼇島,似乎是因為師祖召見。
莫非……
是師祖有什麼吩咐不成?
“免禮!”
正當二人胡亂猜測之時,趙公明便開口道:“天道顯示,夏朝氣運將儘,會有新的人王崛起,重定九州。而你們師祖,將尋找天命之人的任務,交給了我!你們二人都是出自人族,可願隨我一起下山匡扶社稷?”
夏滅商興,乃是天人兩道共同定下的基調,乾得好的話,定然會有功德加身,助長修行者的氣運。
而趙公明,正是想要借助這股氣運,看能否斬去一屍,自大羅金仙巔峰境界,再向前邁出一步!
因此,才會主動請纓!
他本以為,這個機會,會落在四大親傳弟子,或者隨侍七仙身上。
但,四大親傳不缺功德氣運,隨侍七仙緘默不言,再加上他主動開口,通天教主還是將重任交到了他身上!
而在得到這個機會之後,他也沒有忘了自家弟子!
在他看來,他這兩個弟子,正好是人族出身,說不定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自這場王朝更迭的動亂中,獲得一些功德,抓住晉升金仙境界的契機!
二人聞言,當即大喜道:“弟子願隨老師下山匡扶社稷!”
作為修行者,他們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拜入截教這麼久,他們也聽說過,多寶師伯和金靈師伯,當初正是因為輔佐了神農和大禹兩位人皇,才尋找到斬去三屍的契機,更進一步的。
如今,機會落在他們老師身上,老師吃肉,他們喝點湯的話……
也不過分吧!
因此,他們才會如此激動!
……
時移世易,短短半年的功夫,九州境內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代人王履癸,號召四方諸侯,攻伐有緡氏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諸侯的不滿。
這些諸侯,都是帝舜的後裔,和有緡氏,一脈同源,自不會看著有緡氏,覆滅在履癸派出的大軍手中。
他們聯合起來,一起抵禦夏朝的征伐!
再加上,雖然不少諸侯響應了履癸的征召,但卻如宣伯侯一般,敷衍了事,打著出工不出力的主意。
因此,履癸討伐有緡氏的過程,並不怎麼順利!
第一次出擊,就損失慘重!
有緡氏的首領,抓住這個機會,向諸侯宣告道:“履癸殘暴不仁,比之當初的太康更勝一籌,根本不配擔任人王,不配統禦諸侯,還請天下有識之士,一起推翻履癸荒誕的統治!”
一時之間,響應者甚眾!
不過,響應有緡氏首領的勢力,都隻是一些小勢力!
那些大諸侯,謀臣如雨,猛將如雲,可不會如此不智。
他們清楚,夏朝底蘊深厚,一時的失敗,並不能動搖夏朝的根基。
按兵不動!
才是當下最合適的舉動!
不過,履癸聽說有緡氏的首領,將他比作太康,卻是不由大怒,當即準備召集更多的兵馬,覆滅有緡氏!
太康是誰?
大禹的孫子,夏啟的兒子,夏朝的第三任君主,卻因為荒淫無度,丟失了身為人王的至尊之位。
若不是其後代少康崛起,奪回王位,四百年前,夏朝就徹底覆滅了!
太康的名字,早就成了昏君的代名詞。
即使是太康的血脈後裔,對這個名字,也是嗤之以鼻!
“混賬!”
履癸自視甚高,一直想要成為比肩三皇五帝的人皇,自然不會讓流言,繼續在九州中傳播下去。
憤怒之後,他當即派出了更多的兵馬,前去征伐有緡氏!
並且,他向其他諸侯下令,令其明年朝拜的時候,準備更多的禮物,以此彰顯自己在人族的地位。
宣伯侯也接到了這個消息。
當即,就叫來了自己的幾個兒子,以及國中的謀士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