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乾道上,人來人往,基本都是想在晚上前趕回城裡的人。
“伯溫,你怎麼看那朱安寧?”朱元璋先開了口。
劉伯溫是知道朱元璋有點欣賞朱安寧的。
“不是壞人,有才氣,有血性。”但是他隻是回答了自己的想法,沒有添加更多的東西。
“至於他的來曆?”
“臣覺得不重要。”
“嘿嘿,不涉及朝堂,你就很大膽了啊。”背著手的朱元璋忽然嘲諷了句。
“這……”劉伯溫被這忽如其來的話語嗆了嗆,卻也知道自己決不能回答這個問題,連忙繼續說回朱安寧。
“上位,這小子,年紀不大,但是待人還是舒服的,最重要的是,他那兩句話的站位很高。”
他們沒想到的是,朱安寧引用的可是上下五千年第一號猛人導員的話語啊,能不高麼……
“確實,普通民眾不過一日三餐,他卻知道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你看看朝堂上那些吵來吵去的鳥人,武將想立功,文臣想要名,有幾個是真心實意想要剿滅那些元賊?”朱元璋說起這些事情,就氣不打一處來:“很多人已經忘了,當年元人,是怎麼對我們的啊,這些事情對一些小年輕來講,已經是很久遠了是吧,伯溫……”
老人在歎氣。
他回想起了自己小時候那段顛沛流離的非人生活,與他一般的普通漢人,都活在地獄之中。
這些都是拜元人所賜。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劉伯溫又品了品那兩句話,繼續開了口:“陛下,元賊還未被徹底打散,打廢,這第三次北伐勢在必行,如果真要擔負勞民傷財窮兵黷武的罵名,我願當那個人!!!”
劉伯溫突然停下了腳步,深深地對朱元璋作了個揖。
“伯溫……早年我給你爵位,給你官位,你都固辭不受,你以為我沒看出來麼,不就是為了一個清名麼?怎麼這突然連罵名都不怕背了?”
朱元璋還是有些譏諷,卻也有些欣慰。
他知道劉伯溫是真心實意為民為國的,不然也不會如此重用他了。
“我這把年紀了,就如那小子說的,沽名又有何用。”劉伯溫還在作揖。
其實最觸動他的是,朱安寧將他與諸葛亮相較。
自己活了七十來歲,名與利都夠了,如果還糾結這些東西,那實在是對不起人家的評價了。
“上位,那,那小子的戶帖?”
“一個小戶帖,我們出麵去幫他反而不妥,我讓標兒找個戶部司務找個理由安排下就行,明天就能辦妥。”
兩人邊走邊說,很快就來到了城門附近。
“對了,我的酒。”朱元璋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突然瞄向了劉伯溫拎著的那兩瓶茅台。
劉伯溫則笑嗬嗬地把兩瓶都遞了給他,作為人臣,他可是懂規矩的。
隻是沒想到,朱元璋打開盒子看了看,又把其中一瓶丟回了給劉伯溫。
“這瓶開過的給你,我可不貪你的酒。”
“那臣就謝過上位了。”劉伯溫沒有推托,他接過那瓶開過的酒,也是樂不可支,這好酒誰不喜歡。
“謝我乾嘛,謝安寧小弟去,對了,伯溫,你說這年輕人值不值得栽培下?我覺得就他的精氣神和談吐,比朝中那些老家夥們家裡的後輩們要好多了,又去過西域,有見識有見地。”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