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就等於是大明的副皇帝,這事,本來就是他該知道的。
所以劉伯溫並沒有因為朱標在場就不敢言語。
還愣在那裡的朱標終於有了點反應。
他看見劉伯溫手裡的奏折,眼裡全是震撼。
“是青田先生的妙計?!”他折服地拜了拜,深吸了一口氣:“能有青田先生輔佐我父子,真是大明之幸,這等天縱奇才的妙計,不愧是青田先生!”
朱標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
然後,他等來的是,劉伯溫和朱元璋的輕笑。
劉伯溫也並非是喜功之人,況且朱元璋也知道這計謀的由來,所以連忙解釋了起來,順帶挪了下自己的位置,他哪敢受這朱標一拜啊。
說不得是真的要折壽的,不折自己的,說不得要折自己三族的啊。
“太子,此計並非是我所想,老夫隻是幫忙起草了個大概而已……”
他拱了拱手,示意朱標不要再行如此大禮。
這下輪到朱標懵逼了?
不是父皇,也不是劉伯溫?
難道是韓國公?
不……不對,不可能,韓國公貴為太師,而且對胡惟庸多少也有些提攜之恩,怎麼會出此對文官影響絕大的計謀。
而且……韓國公李善長在朱標心中,也就是素來穩重,得體,在謀略上並非是如此頂尖的謀士。
朱標腦子裡一片混亂。
朝堂中的文臣武將的名字一個個出現在他腦海裡,又一個個被他排除。
青田先生已經是最謀略過人的那個了……
還有高手!?
他張大了嘴巴,隻能把目光投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在那笑而不語,他本就是想讓朱標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書本並不能代表一切,所以才一直默不作聲。
待到朱標張大嘴巴看向自己的時候,他便知道,是時候揭曉答案了。
“一名年輕人,就是我讓你遣都尉府去查的那個年輕人,約莫二十出頭。”
“那個西域行商?朱安寧?!”
朱標的嘴巴還是沒有閉上。
人是他查的,雖然沒有查出什麼來,但是明初嘛,人口流動也不算小,偶有這種突然冒出來的人,也不算是什麼大事,況且他又沒有做什麼危害社會的事情,若不是朱元璋再次提起,他都要把這個人忘掉了。
“這等精妙的計謀!怎麼會是一個年輕人能想出來的呢?”
朱標再次懵逼了。
他第一次感覺到了人的參差。
作為大明副皇帝,他素有賢名,人人都誇懿文太子好,朱標也不會覺得自己是什麼蠢材。
隻是……現在和這能想出內閣製的朱安寧一對比……
“標兒,讀萬卷書,有時,可能真的比不上行萬裡路啊,天下何其大,學識和見識,缺一不可。”朱元璋走下座位,去到了朱標身旁,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了,現在,讓我們來完善一下這內閣製吧!”他招呼了一聲劉伯溫。
三人,在殿內,圍繞著這個決定大明未來的重要製度,開始了漫長的討論。
而在京郊的河邊,荒草遮蓋住的河邊,某人正在那房車裡,開心地玩著野蠻6。
“草擬嗎的甘地,又想核平我!淦裡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