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如意晶瑩剔透,在燭光下散發著幽幽綠光,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不過和馬皇後的命比起來,一根玉如意又算的了什麼?
求人辦事,哪有不送禮的?
來到佛堂,將其上上下下裡裡外外檢查一遍,確定沒有任何人為裝神弄鬼的跡象後。
將信封和玉如意放在了佛龕前的佛案上,不一會兒,佛龕便散發出幽幽藍光。
藍光很快將書信和玉如意籠罩,待藍光散去後,書信和玉如意已消失不見。
再次看到這匪夷所思的一幕,朱元璋的信心又足了幾分。
或許是佛祖被自己的真心所感動,讓自己的心願能夠上達天庭。
喚來宮廷侍衛,命其守在佛堂四周,除了他朱元璋外,任何人都不許入內。
……
又是悠閒的一天,李晗懶洋洋地打著哈欠,打掃著店內衛生。
店鋪靠近明故宮遺址,平常旅遊旺季時,會有不少遊客進來買個紀念品啥的。
隻是現在是淡季,門可羅雀是常態。
古董這行當,做的就是一個撿漏的買賣,屬於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那種。
隻是李晗這店鋪,並無上年頭的老貨,多是仿製品,而且以民國居多,清代的都屬於鎮店之寶了。
也不是沒想過去河南、陝西這些地方淘貨,隻不過一來老貨都被人淘換得差不多了,二來,他也沒那本錢。
隻能守著店子,等著遊客上門,能夠忽悠一個算一個了。
夜幕降臨,李晗準備收工打烊,在關店門前,習慣性地打開郵箱看一看。
然後,他愣住了。
裡邊,赫然躺著一個古樸的信封,還有一個,玉如意?
這是,誰的東西?
隻是,這是屬於店鋪的私人郵箱,除了郵遞員外,就隻有自己有鑰匙了,誰會無聊到把玉如意給放裡頭?
帶著疑慮,李晗將信件和玉如意收好,然後帶回店中。
鎖好門後,李晗開始仔細觀察兩樣東西來。
玉如意透剔晶瑩,拿在手中,手感冰涼溫潤,質地細膩,自然潤澤。
雖然年紀不大,不過李晗在古董行業浸淫有段日子了,對於玉的認知,也算是半個專家。
他敏銳感覺到,這可是上好的和田玉。
而且如意做工極其精美,顯然是有著上好技藝的工匠雕製而成,而非那些用機器做出來的工業品。
那麼,到底是誰把這麼珍貴的東西放在自己郵箱的?
他又將目光看向了信封,或許答案就在其中。
將信封拆開,拿出信件打開一看,李晗樂了。
原來是老朱回信了。
看著那一手遒勁有力的毛筆行書,李晗不禁樂出聲來:
“沒想到老朱這個不服輸的,居然用毛筆給我回信了,用的還是行書。”
朱元璋的行書遒勁有力,字體挺拔舒暢、方折剛健,筆筆拙雅質樸。
李晗不禁感慨,在比拚文化這一塊,自己到底還是輸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