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老朱的智慧(2 / 2)

不是我說,老李你還是和咱太客氣了,像那些小物件,每樣才十個,被彆人知道了還以為咱老朱做不起似的。

先每樣做一百個吧,老李你看著可還喜歡?

以後有需求儘管開口,咱老朱彆的不多,就是木料多。”

嗬,朱元璋這霸道總裁的既視感。

“每次和你通信,咱都有新的感悟和啟發。

咱明白,是你挑選了咱老朱,讓咱成為大明之時代的海權開啟者!

咱自然也不會辜負你的期許,讓大明成為世上唯一的海陸兩權國家,讓中華永屹於不敗之地!”

再次為老朱點讚!

李晗頗為欣慰的點點頭,上封信寫了那麼多,以清末的屈辱史為引子,本意是讓老朱開始重視什麼是貿易和海權,也順便警示他明初的財稅問題。

沒想到竟然將他的思想觀念給扭轉過來,看來,自己還是小瞧了老朱的智慧和決心了。

“但咱也明白,一口氣吃不成胖子,事情得一步一步做。

至於應該如何開啟海洋貿易,咱也是兩眼一抹黑,不過咱有個想法,老李你看可不可行?

你在信中講解過,英國是以殖民地為一個一個的點,然後用貿易航道將殖民地串聯起來加以控製,用航道將殖民地的原材料源源不斷輸入英國,然後再利用航道將商品輸入到殖民地。

這個過程循環往複,使英國源源不斷的獲得海量財富。

咱大明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自然沒有英國那麼無恥,咱想的是,既然是貿易,雙方獲利才能更加持續。

大明雖沒有殖民地,但在海外也有眾多朝貢的番邦,那麼這些番邦,是否可以成為大明展開海外貿易對象呢?

老李你說過,貿易的基礎是需求,那麼,通過和番邦的互通有無,是否能利用貿易,將番邦和大明緊緊綁定在一起?

然後以番邦為點,進一步對外進行貿易擴張?

當然,咱老朱也不是迂腐之人,看完你的來信,咱也知道,不是所有國家,都能以禮待之。

如那英國,如那倭寇,此番邦異族,毫無廉恥,咱必會尋找機會,將其滅之,以永絕中華之後患!”

這回輪到李晗震驚了。

這是什麼?

雖然還隻是個粗糙的想法,但核心卻差不太多。

老朱不愧是能從一個破碗開始,到成為大明祖皇帝的人!

這是大智慧!

老朱還有幾個問題要解決。

比如大明的社會經濟結構,洪武年間的大明,依然是以農耕為基礎的結合少量手工業小生產者的農業國家,要實現老朱的想法,必須讓大明成為十四世紀的世界工廠!

但掌控大明經濟的是地主士族階層,而工商階層卻始終沒有話語權。

貿然開展海外貿易,短期內肯定能大量獲利,但財富並不能有效流通進入生產大循環,而是會被地主士族進一步集中,造成的後果,便是土地兼並問題提前爆發!

就像是大航海時期,最初獲利的西班牙,在南美滅絕印加人,掠奪了大量黃金。

但這些黃金並未進行再生產再貿易,而是被教廷和貴族瓜分,成為了他們窮奢極欲醉生夢死的工具,最終讓西班牙淪為二流國家。

至於老朱所說,要尋機會將英國和倭寇滅之,李晗自然是再讚成不過。

大航海時代,總是伴隨著鐵與血的爭奪,槍炮和商品的交融,那是一個極其混亂的時代。

但混亂,也是上升的階梯!

在這混亂中,一兩個國度消失在曆史的長河裡,不過分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