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在即刻間,便會潰不成軍吧。
“當然,一國之軍事實力,和國力息息相關,而國力的提升,和技術的飛躍發展密不可分。
大明,是時候來次飛躍式的發展了,我這次給你送來了蒸汽機的詳細說明以及製造圖紙。
蒸汽機是開展機械化大生產的心臟,用途十分廣泛,無論是礦業還是織造,亦或是鍛造,甚至是遠洋航行的艦船,都能用到蒸汽機。
用機器取代人力生產,便是從蒸汽機開始的。
蒸汽機的動力來源於燒開水,基本原理便是通過煤炭燒開水產生蒸汽,從而產生遠超過人畜的力量。
一旦蒸汽機造出來進入應用後,會消耗大量煤炭和鐵礦,因此,大明的各處鐵礦和煤礦的礦藏圖,我也一並給你送來。”
蒸汽機的製造圖紙?
便是那個英國進入工業革命的蒸汽機?
那個能讓一個織造廠便能超越整個江南織造的蒸汽機?
朱元璋欣喜若狂,一旦蒸汽機造出來,豈不是意味著,大明也能擁有那般強大的製造能力了?
而且老李還鐵心的將礦藏圖給送過來了,想得真周到。
他這件事辦的,咱老朱隻有一句話,講究!
放下信,迫不及待的拿起蒸汽機的圖紙,翻看了一下,額,不是很明白,到時候就交給李敏,讓他頭疼去吧。
然後又攤開了礦藏圖,這一下,他看懂了。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到那密密麻麻的礦產圖標,朱元璋不由嚇了一跳,
咱大明的礦藏,數不勝數啊!
而且儲藏量,都是用億來表示的,這可能是他這輩子看見過的最多的“億”字了。
隻不過那個“噸”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應該是表示重量吧,不知和“石”比起來,孰輕孰重。
比起鐵礦來,煤礦更是多到嚇人,特彆是山西那地界,太原、陽泉、大同……
古人常說中華物華天寶、地大物博,直到今天,咱老朱才知道,地大物博的真正含義呀。
“當然,礦藏這個玩意,誰也不會嫌少,隨著大明工業發展,隻會用到越來越多的礦藏,關於礦藏的話,還有兩個好地方。”
嗯?莫非還有地方比咱大明更地大物博?
朱元璋的興趣越來越濃,每次和李晗通信,都會有新的認識。
“在大漠更遙遠的北方,有個地方叫西伯利亞,那裡的礦藏,多不勝收,對於大明而言,是有機會予以控製的。
至於另一塊寶地,就得做長遠打算了,在爪哇更遙遠的南邊,有一塊陸地叫澳大利亞,那裡的鐵礦,皆是富礦,儲量豐富又好采集。
而且,那裡的銀礦也很豐富哦。”
西伯利亞?
澳大利亞?
這兩塊地方朱元璋倒是知道的,李晗送來的世界航海圖,他幾乎每天都會看一看,其上各個地方,幾乎已經了然於胸。
西伯利亞乃極北苦寒之地,而澳大利亞,更是處於世界的邊緣了。
沒想到那麼偏遠的地方,竟然還是兩塊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