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多少?
朱元璋揉了揉眼睛,難道眼花看錯了?
不應該啊,自己戴上眼鏡了呀。
再仔細一看,沒錯,四千斤和五千斤!
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畝地也就產個四五千斤?
還馬馬虎虎?
老李啊,你可知道欺君之罪啊!
在心裡小小的開了下李晗的玩笑,朱元璋正經起來。
他想到了很多,土豆和紅薯能夠全麵推廣開來的話,那豈不是意味著,大明再也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了?
從此,大明再也不用餓死人了,曆朝曆代,又有哪個皇帝能夠做到?
上古聖賢所暢想的那個大同世界,豈不要在他朱元璋手裡誕生了?
屆時,他老朱可不就是千古一帝了,而是千古第一聖人!
那到時候,咱老朱管他老李什麼淡泊名利,什麼生性懶散的,高低也得給他一個至聖先師的名分,放進太廟裡供起來。
越想越高興,朱元璋決定,今晚開家宴,就吃土豆和紅薯。
將信件和圖紙收好,喚來門外的侍衛,將紅薯和土豆都搬了出去。
除了給自己留了幾十斤的紅薯土豆外,其餘的,都作為良種,先種下去。
雖然見多了朱元璋從佛堂裡總是帶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出來,不過這一次,還是把侍衛們給驚住了。
一袋又一袋的,這些東西到底是從哪兒來的,莫非那佛堂其實是個聚寶盆?
……
楊思義正為糧食的事情,在家中急得直掉頭發,突然間,來了陛下的口諭,宣他快快進殿麵聖。
難道因為糧食,陛下要治自己的罪?
陛下雖說對大臣嚴苛,但還沒到這一步啊。
而且自入朝為官以來,自己一直兢兢業業的,難道錦衣衛抓住了自己什麼把柄?
楊思義在接到口諭的瞬間,將自己生平所有乾過的事兒,都在腦海裡過了一遍。
除了收了同科的幾幅不值錢的畫,門生的一些土特產外,好像也沒乾啥呀。
硬著頭皮,於是便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隨著公公一塊進宮了。
來到紫禁城,令楊思義奇怪的是,陛下並非是在禦書房宣見的他,而是在禦花園。
而且禦花園還堆放著跟小山似的一堆袋子,不知是何物。
陛下就站在那一堆袋子前,正笑眯眯的看著自己。
楊思義趕緊行禮,朱元璋卻笑嗬嗬道:“楊愛卿不必多禮。”
看著陛下心情還不錯,難道不是給自己治罪的?
“不知陛下宣微臣而來,所謂何事?”楊思義小心翼翼的問道。
“自然是送你一些好東西了。”
楊思義聞言有些詫異,莫非陛下想賜自己眼鏡?
想著李敏戴的那副眼鏡,他心中也是羨慕得很。
朱元璋指著身後的袋子道:“楊愛卿,這些,便是咱要送你的東西。”
楊思義隨著朱元璋的示意,走上前一看,頓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些土拉吧唧的玩意兒,就是陛下要送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