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內,如往常一樣,大臣們陸陸續續的進到殿內,然後在陛下駕到前,三五成群的寒暄著。
不過,楊思義卻感到今日的氣氛有些不同尋常,禮部不少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似乎莫名陰冷。
見李敏也來了,兩人相視點頭,然後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此時殿內傳來太監那特有的陰柔而尖利的喚聲。
“陛下駕到!”
朱元璋隨著儀架緩步走來,坐於龍椅之上,文武百官紛紛叩拜。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朱元璋端坐於龍椅上,十足威嚴。
各部大臣紛紛遞上奏折,都是朝堂政事,需要百官討論或朱元璋應允的。
然後,朱元璋將目光放在了楊思義身上。
楊思義會意,深吸一口氣,手握笏板向前一步道:
“陛下,臣聞大明工業日新月異,百業興旺,然工匠之技藝傳承,多有不足,熟練之工難求。
“今臣鬥膽啟奏,懇請陛下恩準設立技術官學,專以培訓工匠,傳授技藝,以彌補人才之匱乏,望陛下聖裁,恩準臣之所請,以助大明工業之騰飛!”
說完,在眾臣的一片嘩然聲中,楊思義遞上了奏折。
“給工匠辦官學,這楊思義瘋了麼?”
“身為讀書人,儘想著如此荒謬之事,簡直荒唐至極!”
“有辱斯文啊!”
一眾大臣冷嘲熱諷的話語傳到楊思義耳中,他麵不改色,眼前這一切,他早有心理準備。
趙瑁眼中閃過一絲陰冷,還想辦技術官學?恐怕到時候,你楊思義自身都難保了!
朱元璋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諸位愛卿,對於楊愛卿啟奏之事,諸位有何見解?”
趙瑁回頭,朝國子監祭酒錢鴻銘使了個眼色,錢鴻銘會意,站了出來向前一步。
“陛下,今聞戶部尚書楊思義竟欲將工匠引入官學,與文人儒士同堂共學,此等荒謬之議,實乃大逆不道,玷汙了聖人之學!”
錢鴻銘扭頭看了看楊思義,雖然楊思義品級比他高很多,但他依然一副不畏上官的無畏模樣。
“自古以來,讀書治學乃文人儒士之專屬,旨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傳承先賢之智慧,弘揚儒家之大道。
工匠技藝雖有其用,但終究是末技之流,豈能與經世致用之學相提並論?若使其與士人同堂,必將褻瀆聖學之尊嚴,辱沒先賢之智慧!”
錢鴻銘一番話,說得頭頭是道,眾多文臣深以為然,工匠之技藝,豈能和儒道相提並論?
那楊思義竟異想天開,試圖讓工匠那末流,也登上官學的大雅之堂?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有幾斤幾兩!
“因此,臣強烈反對楊思義此等荒謬之議!望陛下明察秋毫,堅守儒家之道,勿使聖人之學遭受玷汙。”
說到最後,錢鴻銘竟然跪拜了下來,重重一頭磕在了地上!
“臣懇請陛下三思,勿使此等謬論得逞!”
話音一落,滿堂嘩然,眾多文臣紛紛附議。
“錢祭酒,說的好,說的好啊!”
“那末流之道,豈能登大雅之堂?”
眾人皆是多年寒窗,在科考的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如果能讓工匠也能讀官學,那他們辛苦科考,又算得了什麼?
豈不讓世人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