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紛紛走到擂台前,恭迎皇帝陛下的到來。
隨著鑾駕緩緩停下,朱元璋從大輅上走了下來,他身著龍袍,頭戴皇冠,目光如炬,氣宇軒昂。
他的每一步都顯得沉穩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眾人的心尖上。
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仿佛在審視著每一個靈魂。那一刻,整個會場都仿佛靜止了,隻有他的威嚴氣勢在不斷擴散,彌漫在每一個角落。
“微臣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錢鴻銘等人,見到朱元璋恭敬行禮道。
“諸位愛卿快快免禮。”朱元璋微笑著將幾人攙扶起來,儀態卻是威嚴十足。
錢鴻銘做足了姿態,“陛下親臨論學大會,臣等未能遠迎,誠惶誠恐,還請陛下贖罪!”
幾位大儒也是相繼告罪,不過朱元璋卻是微微笑道:
“錢祭酒,還有諸位愛卿,是朕唐突了,此次論學大會,乃文壇之盛舉,朕也不想錯過,亦想和諸位共襄盛舉,諸位又何罪之有?”
洪文昌趁機說道:“陛下之心胸寬廣,令我等自愧不如,現時辰已到,還請陛下上座,讓論學如期進行如何?”
既然朱元璋來了,那自然再好不過,洪文昌心中異常期待接下來的辯學。
“洪大學士所言甚是,咱們也彆讓台下的百姓學子們等著急了,現在便開始吧。”
見朱元璋依然不慌不忙的,錢鴻銘和洪文昌心中卻泛著嘀咕,莫非陛下真有後手?
隻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想到自己這邊有吳道行等幾位大儒坐鎮,莫非陛下還能找到比這幾位學問更高深的文人?
想想都覺得不可能,頓時按下心來,讓辯學如期進行便好,也好讓陛下知道,這天下,終將是文人的天下!
此時吳道行道:“不知陛下,會派出哪位才子來辯學呢?”
朱元璋搖了搖頭,卻是不慌不忙,“吳先生,辯學,你們辯就好了,朕來參與這論學大會,是想給諸位看個好東西。”
眾人聞言,頓時表情變得極其精彩,陛下這是什麼意思,難道這是在公然示弱嗎?
可給自己看好東西又是什麼意思,莫非指的是那馬車上的不明所以之物?
此時,台下的百姓和學子們也炸開了鍋,紛紛猜測著,朱元璋說出此話是何意。
此時吳道行開口道:“陛下,理不辯不明,智不辯不彰。真理的探尋,需經辯學之錘煉,若避而不辯,何以洞察天理之深邃?”
吳道行一番話,贏得了眾多學子的喝彩聲,也讓百姓匠人們的心越來越忐忑起來。
難道陛下真的要放棄了?
朱元璋微微一笑,緊接著,似換了一副麵孔般,神色變得肅然!
“吳先生言之有理,不過,朕今次而來,本意並非和諸位辯解何謂天理,而是想邀請諸位大儒,與朕一起看看,到底何謂天理!”
此言一出,頓時引起軒然大波,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不光學子儒生聞之震撼,就連百姓們,也覺得朱元璋是不是在說胡話?
天理這東西,玄而又玄,平常聽得最多的,也是在學子口中,是能用來看的麼?
隻有朱元璋等人,依然淡定如常,李敏看著眾人的反應,心中卻是莫名覺得有些喜感,陛下用超越時代的知識技術,來打擊這些文人,是不是有些欺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