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紅丸事件】(1 / 2)

之後因明皇太孫:朱由校,年幼且生母明王才人:王靜淑,已死!導致無人撫養,沒有奶水喝,故此宮女:客印月,就主動充當起了明皇太孫的乳娘,照顧並撫養。

原本明皇太孫乳娘是初與明司禮監右少監:魏朝,私通的,但後來覺得他沒有魅力且不持久,就轉而與李進忠相通。

現如今明皇太子東宮典膳:李進忠、明皇太子乳娘:客印月,都深得明熹宗的寵信。

故此就賜李進忠名字為(魏,姓:忠賢)並且調為〈惜薪司太監〉其兄:李釗(魏釗)為「北鎮撫司錦衣衛千戶」、封明皇太子乳娘:客印月,為[奉聖夫人]、封其子:侯國興、其弟:客光俱,為〖東廠錦衣衛千戶與副千戶〗。

9月26日,大明光宗泰昌貞皇帝:朱常洛,駕崩的消息傳入到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耳朵裡後,他對天大笑道“女真語:嗬嗬嗬,想不到啊!真乃天助我也啊!我這個天命汗沒叫錯稱號,現在又一位大明皇帝駕崩了,看來祖先在天之靈發揮作用了,哼哼,朱翊鈞你看到了嗎?終究還是本汗能夠笑到最後,這一下子連接克死兩位大明皇帝,不知道還能不能繼續在熬死新任大明皇帝呢?”

說到這裡,身邊的後金將領們紛紛詢問道“女真語:不知大汗,接下來該怎麼辦?”

隻見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擠眉弄眼笑道“女真語:如今兩位大明皇帝相繼死去,想必朝中必定亂成一窩粥,各派官員都在謀劃如何效忠新皇,咱們隻需要在這個時候發動進攻打殺遼東軍士氣就可,還能夠給熊廷弼一個下馬威。”

話雖如此,但是公認去對抗明遼東總鎮經略的話,他還是沒有多少勝算的,畢竟之前幾次試探,遼東都指揮使司的防禦都是固如金湯,已經不再是楊鎬那時的情況了。

不過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認為如今的熊總鎮經略,乃是一位將星,不應該像對待平常武將一樣去交鋒,而是打算用計謀?

也就是想全力出兵攻占幾座城池,到時候好讓朝中那些想在新皇麵前立功的朝臣們,能夠趁機參熊總鎮經略一本,隻要有人彈劾,必定會引起朝中注意,要是能夠逼他下台,另換遼東總鎮經略最好,要是不能逼下台,那也就當是練兵積累經驗了!

於是想到這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就決定出兵進攻,恰好此時後金探哨又帶來了中原晉商的消息,是暗指在遼的明兵部主事:姚宗文、明都察院山東道監察禦史:劉國縉,跟這位熊總鎮經略不和的消息。

這對於後金將領們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因此不打算花錢買這個情報,但是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卻認為這是天賜良機,便給了相應的報酬給晉商車隊們。

隨後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就發兵出擊,重兵圍攻汎河守禦千戶所,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想引明軍出動後,在調轉兵峰中途南下懿路守禦千戶所、蒲河守禦千戶所。

畢竟明軍大批駐軍都在沈陽中衛,而這三處守禦千戶所兵力並不多,很多時候隻是防守,之前明軍因奪回撫順守禦千戶所時,使得東部與北部聯合,這四個守禦千戶所還能組成對角一同抗金,

眼下撫順守禦千戶所在上次衝擊時就又被後金占領了,所以光是這三個守禦千戶所是很難防守後金從開原衛與鐵嶺衛南下,以及撫順守禦千戶所西進的兩路敵軍進攻的。

對此明遼東總鎮經略得知軍情戰報後,他知道無論是防禦東部敵軍,還是北部敵軍,都會讓敵人有機可乘,要是兩邊都防禦的話,那麼沈陽中衛駐守兵力就會空虛。

現在隻能采取北守攻勢,先派明軍北上防禦,而東部則直接在沈陽中衛的渾河河流處設防布軍,以避免分兵太開。

果然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也看出了明軍防守策略,他毫不猶豫地下令全軍直撲北部三處守禦千戶所,而對於東部也就是沈陽中衛附近采取佯攻方式。

就這樣汎河守禦千戶所、懿路守禦千戶所、蒲河守禦千戶所,這三處由於後金重兵壓境,而大明援軍又少!

其中明沈陽中衛總兵:賀世賢、明山海衛總兵:柴國柱,兩人差不多到蒲河守禦千戶所附近就看到遠處狼煙四起,並且還有斥候來報東部敵軍增多,剛剛重兵壓境的後金軍大有南下進攻沈陽中衛的樣子。

因此明軍隻能撤兵回防,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見計謀得逞也就不在進攻了,而是下令撤軍清點戰利品以防不測。

此戰過後使得在遼東都指揮使司的明兵部主事:姚宗文、明都察院山東道監察禦史:劉國縉,兩人像是得到了至寶一樣大喜不已?

連忙前去閱視遼東戰馬,又去各處軍營內探查傷亡情況,並一起上書朝廷道“遼東都指揮使司地盤日益縮小,熊總鎮經略卻從不聽彆人意見,隻知道堅持自己主意,並且軍馬不訓練、將領不配合、人心不親附!此番北部三處守禦千戶所失守,正是熊總鎮經略之責,而他卻仗著有尚方寶劍作威作福。”

奏疏呈上去之後,為了引起朝廷重視,又聯合了明都察院經曆使:顧慥、明行人司右司副:馮三元,一起彈劾明遼東總鎮經略:熊廷弼,以他8條無謀略與3條欺君罪狀上交朝廷。

但是明熹宗:朱由校,並非昏君他不敢斷然出手,而是把明行人司右司副的奏章,發給群臣們議論。

其中明顧命大臣兼兵科都給事中:楊漣,直接替熊總鎮經略說話,還稱;敵人來襲東、北兩處都要防守,實則很容易被敵人乘虛而入啊!

雖然他是顧命大臣,但是畢竟人少,說不過人多,因此多數不知情的大臣們,都隻看到了遼東都指揮使司丟失土地,而不知前線軍事,便一味地彈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