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遼陽被圍】(2 / 2)

於是明遼東總鎮巡撫:王化貞,就部署將領,沿河設立六所軍營,每營設置左參將一人、守備一人,各自畫地分守。

至於西平堡、鎮武堡、盤山,平洋橋堡,等要害地帶則分彆設立防哨,此議報上後,明遼東總鎮經略:熊廷弼,卻不以為然,反而上書道“河麵狹窄不可靠,城堡太小難容駐兵,現在隻應牢牢地守住廣寧衛即可,如果分兵在河上駐守,那部隊分散力量就弱小了,敵人用輕騎兵偷偷渡過河來,專攻一所營房,那麼我軍力量必然不支,若一營潰敗,其餘各營就會兵敗,西平堡等地的防哨也不能守住,河邊隻適於設立遊擊隊,輪番出入,使敵人不知淺深,不該屯聚一處,給敵人乘隙襲擊的機會。”

待奏章交上後,明熹宗:朱由校,當即下詔表揚了他。

恰好明都察院山東道監察禦史:方震孺,也認為防河有六條不可靠的地方,因此王總鎮巡撫的建議,被就此作罷了。

而王總鎮巡撫也因為自己的計策,未被朝廷采納,所以恨透了他,竟把軍事責任全推托到熊總鎮經略的身上。

於是明遼東總鎮經略:熊廷弼,就請示朝廷,要警告王總鎮巡撫,不得有人借口節製軍務,以免坐失戰機。

隨後在接待四方援遼的軍隊上麵,明遼東總鎮巡撫又大做文章,全改名號為〈平遼〉致使遼人們很不愉快,明遼東總鎮經略見狀就站出來說道“遼人未曾叛亂,請改為(平東)或「征東」以安慰遼人的心。”

從此以後明遼東總鎮巡撫與明遼東總鎮經略的矛盾愈演愈烈,總鎮經略、總鎮巡撫,不和睦的風聲,也就開始傳起來了。

然而王總鎮巡撫敢與上司~熊總鎮經略針鋒相對,最為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朝中有人支持,而他的支持者,便是王總鎮巡撫當年科舉的主考官、當今朝中明內閣首輔:葉向高,以及與熊總鎮經略素來關係不和的明兵部尚書:張鶴鳴。

正是在這兩人的支持下,王總鎮巡撫才敢肆無忌憚的挑戰熊總鎮經略的權威,與此同時,王總鎮巡撫也迫切的需要一場戰鬥的勝利,來進一步鞏固自己在遼東都指揮使司廣寧衛的地位,進而到達限製熊總鎮經略對於遼東都指揮使司軍隊的控製力和影響力。

於是王總鎮巡撫就趁著熊總鎮經略尚未過山海衛之際,在並未告知的情況下,悄悄派遣明定遼右衛左參將:毛文龍,冒險出兵。

7月14日,親率養子明定遼右衛遊擊將軍:毛承祿、明定遼右衛鎮撫使:尤景和、明定遼右衛千戶:王輔、明定遼右衛百戶:陳忠,等一百九十七名勇士,安撫了;豬島、海洋島、大長山島、小長山島、廣鹿島,石城島、王家山島、鹿島,等二千餘裡沿海島嶼。

還一舉擒綁了後金金州衛副將:胡可賓、後金複州衛守備:任光先、後金金州中左守禦千戶所百戶:何國用,等人。

在經過詢問後,又得知鎮江堡的後金主力去雙山抄殺,不肯「剃發易服」從而投降後金的大明百姓,因此城中必定空虛,遂與明黃骨島堡生員:王一寧,商議以後金鎮江堡中軍守備:陳良策,為內應,繼續率領197人打算夜襲鎮江堡。

果然在明定遼右衛左參將率領下,又配合了內應使得明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奇襲鎮江堡擒拿住了之前後金反明七大恨後,攻打撫順守禦千戶所時叛變投敵的大明東州堡左參將~現在的後金定遼右衛遊擊將軍:佟養真(後來的滿清清康熙帝姥爺)及其長子後金定遼右衛鎮撫使:佟豐年、其侄子後金鎮江堡總兵:佟鬆年,等將領打算即刻與捷報一起送往京師交由皇帝陛下處理。

僅有次子後金正藍旗牛錄額真:佟圖賴,一人逃脫。

隨即又派出明廣寧右衛千總:陳忠,等將領再次奇襲雙山,擒賊先擒王先斬後金鎮江堡遊擊將軍:繆一真,等將領斷其後金軍士氣,在一鼓作氣衝擊出來,打敗後金軍,史稱[鎮江大捷]。

此戰之後,寬奠堡、湯站堡、險山堡,等地城堡的殘餘大明軍民相繼前來歸降毛家軍,一時間數百裡之內,幾乎望風歸附,紛紛加入到大明的懷抱之中,歸順之民絡繹不絕,使得全遼震動,也引起了後金方麵的極大恐慌。

8月初1日,明遼東總鎮經略上書道“三方麵布置的戰略實施,必須得聯絡李氏朝鮮王國,請抓緊時間加派欽差使臣,前去訪問李氏朝鮮王國的君臣,讓他們征發李氏朝鮮八道的全部兵力,在江麵上設立連營,以助我軍的聲威。”

奏折送上去之後,還不忘舉薦了明蓋州衛監軍副使:梁之垣,說他從小在海濱長大,又熟知李氏朝鮮王國的事情,可以充任欽差使臣。

明熹宗得知馬上就同意了,並且按照行人奉使的慣例,賜給一品官服以示寵信。

於是明蓋州衛監軍副使還上書提出加強他們的事權、以確定自己的職責等八條要求,明熹宗也都同意了。

正當明蓋州衛監軍副使正在和有關部門商議兵餉之事時,王總鎮巡撫所派遣的明定遼右衛左參將襲取鎮江堡大捷的捷報,便傳入了朝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