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見異思遷】(2 / 2)

因此故意克扣軍餉,還把罪名推給黃總鎮總兵頭上,又加上援遼軍隊也就東江鎮與皮島本部裝備待遇最差。

這很快就引起了東江鎮與皮島部明軍將領們的不滿,恰巧這時明東江鎮水營左參將:李梅,又在軍裡搞起了走私活動,以補充軍餉物資。

當即就被明東江總鎮總兵將其打入大牢內,但是這個李參將卻是明登州衛中軍左參將:耿仲明,的親信兩人關係非常好,而明登州衛中軍左參將弟弟明皮島步兵都司:耿仲裕,又恰好在東江鎮軍隊裡任職。

他得知消息後為了救哥哥好友李參將,便寫信給哥哥耿參將,而他就指使弟弟耿都司,以索要軍餉為名,趁機起兵包圍了黃總鎮總兵東江鎮衙門,並將他綁了起來,押到演武場上批鬥。

還讓他跪下,準備下令割掉他的耳朵和鼻子,甚至拔刀怒罵,看起來要殺了他一樣,左右身邊的將領們發現情況不對勁,連忙上前阻攔,並說道“耿都司大人,咱們隻是要問黃總鎮總兵索要軍餉,眼下以綁住,弟兄們也開倉取得糧餉了,沒必要在趕儘殺絕,更何況是黃總鎮總兵還是朝廷任命的武將,又是遼東都指揮使司孫督師的部將,若貿然斬殺了,恐怕朝廷方麵也不好交代。”

於是明東江總鎮總兵就這樣撿回一條性命,並被士兵鬆綁攙扶著走下去,而李參將也被人從牢裡放出來,換成了黃總鎮總兵下獄。

因此明東江鎮坐營左參將:沈世魁,便站出來出謀劃策,也讓帶頭鬨事的明皮島步兵都司:耿仲裕、明金州守禦千戶所前鋒千總:王應元,等人覺得是時候推舉出一個帶頭者了。

就在叛軍們座談之際,在東江鎮中頗有影響力的人物,現分屯於海上的明東江鎮水營都司:尚可喜,在收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就率軍趕回皮島,並煽動親信以及好友們準備反戈一擊。

這讓意識到情況不妙的沈參將,連忙調轉兵峰也加入到了平叛當中,眾將們先救出黃總鎮總兵,在捆綁了叛將:耿仲裕、王應元,等帶頭者將其斬首示眾,黃總鎮總兵為了表達感謝,當即提拔明東江鎮水營都司:尚可喜,為〈東江鎮水營遊擊將軍〉。

在兵變平息後的上疏中,明東江總鎮總兵還將明東江鎮坐營左參將:沈世魁,列為平叛有功人員之首,不過也讓囂張跋扈的黃總鎮總兵,在吃了這計驚險後變得謹慎起來。

同時他還上書朝廷,請求治明登州衛中軍左參將:耿仲明,的罪。

然而明登州衛中軍左參將對於黃總鎮總兵殺死弟弟的做法十分氣憤,但畢竟是弟弟行為過於膽大,因此耿參將隻得向明登萊巡撫:孫元化,彙報情況要他上奏朝廷,彈劾黃總鎮總兵貪汙軍餉,這才導致了士兵嘩變。

於是朝廷派人來查,結果查來查去也沒有查清楚具體情況,隻是給朝廷交了個調查報告,便不了了之了。

事後參與調查的明遼東總鎮兵備道:楊嗣昌,秘密上報朝廷表示此事實為安撫明登萊巡撫、明東江總鎮總兵之間的利益衝突,所以才故意上報說查不出結果,其實這個索餉事件,的幕後主使應便是沈參將,但卻殺了耿都司等人替罪。

10月25日,被圍困近兩個月的大淩河堡(廣寧中左守禦千戶所)徹底彈儘糧絕陷入困境當中,據從城裡逃出來的一個商人叫:張翼輔,的開口說“城裡邊先是殺戰馬,吃馬肉,待馬肉吃光了,就吃人,先吃手無寸鐵的築城民夫,也吃那些餓死的士兵,惟有幾個大官還有米一二升而已,沒柴就用人骨,烤人肉吃。”

很顯然,此時的大淩河堡(廣寧中左守禦千戶所)城內已經變成了一座活地獄,後金天聰汗在通事以及漢官的彙報中,了解情況後更加堅定勸降之事。

城內經過眾將們的談判明遼東總鎮總兵:祖大壽,也做了最後決定,他主動寫信邀請後金正白旗遊擊將軍:瓜爾佳·石廷柱、後金三等副將:金礪,進城商議降金事宜。

當晚祖總鎮總兵侄子明廣寧中屯衛千總:祖可法、二子明廣寧中屯衛副將:祖澤潤、明援剿遊擊將軍:劉天祿、明寧遠衛右參將:張存仁,四人跟隨後金正白旗遊擊將軍一同到了後金軍大營內。

後金天聰汗聞訊親自出營迎接,四人半跪作揖便拜,後金天聰汗急忙上前一步攙扶,還以女真人最高貴的禮節抱腰禮相見,還設盛宴款待,四人被請至座中。

待談好事情後於10月28日,明遼東總鎮總兵殺死寧死不降的明遼東都指揮同知:何可綱,當即帶領其餘將領大開城門,率領眾將們前去敵營。

後金天聰汗與後金大貝勒:愛新覺羅·代善、後金多羅貝勒:愛新覺羅·莽古爾泰,及眾位貝勒眾大臣們,一齊隆重迎接祖總鎮總兵一行人。

雙方登壇發誓祭天,待盟誓祭天完畢,後金天聰汗就握著祖總鎮總兵的手進入大帳內,為祖總鎮總兵設宴慶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