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公、侯、伯、子、男,五軍都督府以及在京都指揮使等軍上疏稱“北京河山鞏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樸物產豐富,實為天府之國帝王之都,縣河道疏通漕運日廣,商賈雲集財貨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中京師,天下軍民樂於趨事。”
隨後六部尚書、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衙門的尚書、都禦史官員府又上奏道“北京乃陛下龍興之地,北枕居庸關、西峙太行山、東連山海衛、南俯中原沃土千裡,山川形勢足以控四夷製天下,實為帝王萬世之都,應敕所司營建,以成國家悠久之計,符臣民之望。”
當即就被明太宗采納其議,並下令北京順天府督造之前蒙元帝國大都宮殿。
12月10日明太宗第五次命明司禮監太監護送古裡國、爪哇國、滿剌加國、占城國、錫蘭國、木骨都束國、溜山國、喃渤裡國、卜剌哇國、蘇門答剌國、麻林國、剌撒國、忽魯謨斯國、柯枝國、南巫裡國、沙裡灣泥國、彭亨國,等國使者以及大明舊港宣慰使司使臣歸國。
之後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3月20日,明太宗徙封明漢昭親王:朱高煦,於樂安州並令其速往封地就藩,不準久留京師。
5月16日,明司禮監太監在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行香在率船隊出發,隨行中有僧人:慧信,明兗州府同知:朱真、明泉州衛指揮使:唐敬,等將領奉命在柯枝國詔賜國王印章,封國中大山為〈鎮國山〉並立碑銘文。
而忽魯謨斯國向大明進貢;獅子、金錢豹、西馬,阿丹國則進貢;麒麟,祖法爾國則進貢;長角馬,木骨都束國進貢;花福鹿、獅子,卜剌哇國進貢;千裡駱駝、鴕雞,爪哇國、古裡國一同進貢;麾裡羔獸。
其中宋皇朝末期的泉州提舉市舶使:蒲壽庚,之侄:蒲日和,也與大明船隊聯係被敕奉前往西洋尋玉璽有功,加封為泉州衛鎮撫。
在明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大明帝國東南沿海一帶有商人與幕府浪人組成的〈倭寇〉侵擾沿海地區成為一大禍患。朝廷大為震怒下令嚴防,派遣了明遼東總兵兼中軍左都督府左都督廣寧侯:劉榮,負責專門處理備倭事宜。
他巡視遼東都指揮使司各島嶼,在到達金州衛金線島西北的望海堝上,見此地寬廣且地處濱海咽喉要道,便築城堡設烽堠嚴陣以待倭寇前來。
6月初8日據瞭望哨報告倭寇將至,明遼東總兵迅速率兵趕赴望海堝犒勞軍士,厲兵秣馬準備迎戰,又另派明定遼左衛指揮使:徐剛,伏兵山下,明廣寧中屯守禦千戶所百戶:江隆,率壯士暗中燒毀敵船以斷其退路。
6月15日明遼東總兵又發現倭寇來襲,這次親率步軍與敵交戰假裝敗退,在將敵人引入伏擊地大敗倭寇,斬首742人,生擒857人無一逃脫者,解決了倭寇連年騷擾劫掠的問題,受此大措今後再也不敢進犯遼東都指揮使司,捷報傳入朝廷後賜敕褒將,並召明遼東總兵入京賞賜。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正月28日,由於明太宗下令從應天府皇城遷都北京,還大修大寧前衛原燕親王府宮殿,又組織人力南糧北調,開挖運河疏通方便,因此先後在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征調了數十萬民夫,導致百姓徭役負擔沉重。
故此在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蒲台縣有百姓:林三,之妻:唐賽兒,自稱〈佛母〉以白蓮教口號組織群眾,主要活動於青州府、諸城縣、安丘縣、莒州、即墨營、壽光縣等地。
2月11日佛母:唐賽兒,以青州府西南的卸石柵寨為根據地發動起義,派手下:賓鴻、董彥皋,攻破莒州、即墨營,燒毀官府衙門奪倉庫物資進軍圍攻安丘縣,明太宗當即就詔令明安遠侯:柳升、明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兼廣寧侯:劉榮,率京軍三大營前往剿滅叛賊。
3月13日明安遠侯的軍隊到達青州府包圍了卸石寨,勸降反賊卻遭到了唐賽兒的拒絕招降,還派耿童兒詐降誘敵欺騙官軍,在趁機裡應外合夜襲官軍營寨殺死明中軍都督左都督突圍脫險。
同時安丘縣叛軍在賓鴻的率領下攻打縣城,直接就被備倭海上的明山東都指揮僉事:衛青,率領騎兵千人襲擊大敗叛軍斬殺六千人。
這次造反雖然被鎮壓了,但是造反的主要領袖都被群眾們掩護隱藏沒有遇害,尤其是首領佛母:唐賽兒,的下落始終不詳?為此明太宗傳令在搜捕她之時對尼姑、女道士全部帶入京一一甄彆,但是仍毫無任何結果,仿佛就像是在人間蒸發了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