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正月初8日四方國家都派使節來朝,而唯獨室町幕府許久不來朝貢,迫使明宣宗不得不派遣明司禮監太監:柴山,出使琉球王國時,讓其國王轉諭室町幕府賜起春敕。
3月20日明吏部尚書:郭璉,複奏明陝西按察使司僉事:林時建,宣稱“各處衛所宜建立學堂,以教育子孫百姓。”
吏部與有關廷臣會議認為,衛所與府州縣治相鄰、軍官子孫可令入府州縣學堂讀書,距離較遠之衛所,或一兩個衛所、或二三衛所共設一學堂,以教化子孫學有所成,可赴本所參加鄉試。
5月25日明奴兒乾都指揮使:康旺,由於年邁力不從心向朝廷乞請致仕,讓他的兒子:康福,接任他的職位,明宣宗接受了他的請求準予他致仕,並委任康福為〈奴兒乾都指揮同知〉。
朝廷為了表示對信任大明奴兒乾都指揮同知:康福,的支持,再次任命明司禮監太監:亦失哈〈海西女真人〉為欽差,讓他統領官兵二千人乘坐大船五十艘,攜帶著大量物資護送新官上任。
之後在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2月18日明軍船隊由忽魯謨斯國返航,途中明司禮監太監:鄭和,由於太累就病倒在了船上,最後死在了經過古裡國的地方。
2月21日他們一行人來到奴兒乾都城之時,卻看到了永寧寺已被人給破壞,經過詢問得知這是當地吉烈迷人乾的壞事,弄清這件事發生的原因後,明司禮監太監顧全大局爭取當地各族人民的力氣,沒有追究、懲罰參加拆毀永寧寺的居民,而是立即組織力量,重建寺院,由於工匠們的齊心協力,重建工程進展很順利,新建的寺廟及塑像華麗壯觀超過先前。
為了記述永寧寺的重建,再次刻石立碑,碑文題名為它與〈永寧寺記〉碑一樣,都是鑲刻著;漢文、蒙文、藏文、女真文,這四種文字。
3月初1日當明司禮監太監:亦失哈,返回京城之時明弗提衛指揮同知:佛家奴,帶著十七人也一起來到京城朝貢,他們向大明皇帝陛下進獻當地持產,受到了天子的優待和厚賞,隨同明司禮監太監出巡的官員也受到了朝廷的嘉獎和鼓勵,所立的〈重修永寧寺記〉石碑,也是大明帝國有效統治奴兒乾都指揮使司地區的曆史見證。
5月初2日室町幕府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教,代表後花園天皇派遣大明寧波衛漢人,天龍寺僧人正使:龍室道淵,入貢而明宣宗在接見室町幕府使臣時,仍以君臣之禮敕諭幕府國王書信,稱室町幕府征夷大將軍為〈室町幕府國王:源義教?〉。
之後在傳遞國書時室町幕府征夷大將軍則上表大明天子皇帝陛下,寫道“日照天臨,大明式朝萬國,海涵春育,元化爰乃四方。華夏蠻貊歸土,草木蟲魚遂性,恭惟大明皇帝陛下,神文聖武曾智慈仁,皇家一統車書攸同,弊邑多虞鼓角未息,禹貢山川之外,身在東陬,洛邑天地之中,心馳北闕,茲遣正使妙茂長老、副使慶瑜首座,謹捧方物,統承寵光,冀推丹衷,曲賜素察,謹表以聞,臣源義政誠惶誡恐,頓首謹言。”
此舉得到明宣宗的讚揚並賜室町幕府彩幣以及寧波衛登陸進貢之事。
5月初3日貴州承宣布政使司明烏羅知府:嚴律己,上奏稱“所屬治古長官司、答意長官司、石各野長官司等處酋長,聚眾劫掠出沒於銅仁府、平頭著可長官司、甕橋縣等處脅迫引誘蠻人一起造反,還想拉石雞娘長官司,以及筸子坪長官司、吳畢浪長官司的土軍一起造反對其朝廷的招撫則不從。
最終由筸子坪長官司上奏請調官軍、土軍分彆據守要地,邊追捕邊招撫。
於是明貴州總兵兼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蕭授,建築二十四座堡壘,環繞其地據守,但是兵力則被分散,終究難以抵禦被叛軍苗人:吳不跳,屠殺了明清浪衛鎮撫:葉受,勢力更加強大。
故此明貴州總兵又奏“殘餘苗人:吳不爾,逃往筸子坪長官司勾結土人:龍不登,攻打湖廣承宣布政使司境地,應令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貴州承宣布政使司之間接境的官兵、土軍分路並力攻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