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方夢華所在的明州越州風平浪靜,但是宋軍追剿方臘軍各部的軍事行動一直都沒停下來,由於方夢華的蝴蝶效應,北路軍的方七佛部沒有在秀州一直被圍到死而是做出了主動出擊吸引宋軍更多火力和注意力以掩護方夢華的戰略計劃:方夢華離開太湖洞庭山的第三天,湖州的童貫派人前往太湖洞庭寨探查。然而,探子們撲了個空,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情報。
童貫眉頭緊皺,心中暗想:「方七這賊人不簡單,必須要徹底剿滅他的勢力。」
他決定采取更強硬的手段,於是命令譚稹掛帥,帶上楊可世部、楊震部和折可存部共計六萬大軍,準備對佘山華亭一帶的方七佛、方五相公北路軍殘部進行總攻前的合圍。
譚稹接到命令後,立即召集楊可世、楊震和折可存等人,開始製定詳細的合圍計劃。
「我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徹底包圍方七和方五的殘部,不給他們任何逃脫的機會。」譚稹在會議上說道。
楊可世點頭表示讚同:「方七和方五雖然殘部不多,但他們頑強善戰,不可掉以輕心。」
楊震也表示:「我們必須加強偵查,確保行動的保密性和突然性。」
折可存補充道:「另外,我們還需做好後勤保障,確保大軍在合圍過程中不出任何差錯。」
經過一番詳細的討論和部署,六萬大軍分成多路,從不同方向悄然逼近佘山華亭,形成合圍之勢。
方七佛的北路軍被陳遘帶領的秀州廂軍團團圍困在佘山一帶,宋軍部署嚴密,四麵八方都是敵人。方七佛站在山頂,眺望著遠處的宋軍陣營,心中暗自盤算。方七佛和方五相公已經察覺到宋軍的大規模調動,意識到一場大戰即將到來。
方夢華離開太湖前,給方七佛和方五相公傳信,希望他們能夠突圍到秀州海鹽縣海邊,她將在明州派船接應。但方七佛和方五相公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采取另一種策略。方七佛覺得自己去了明州會不利於方夢華的整體戰略(因為他一直被宋廷死死盯上)和權威性(之前方孟花的東路軍元帥是虛銜,杭州會戰分兵前實際指揮權一直是他),方五相公也希望能保下親兒子方傑。眾將領紛紛表示願意與宋軍決一死戰。
「七兄,我們真的要突圍嗎?」方五相公憂心忡忡地問道,「這樣一來,我們的生還幾率可不高。」
方七佛沉思片刻,道:「我們必須突圍。隻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宋軍的注意力,為花囡爭取時間。」
方七佛召集眾將領,冷靜地分析道:「宋軍這次來勢洶洶,我們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七兄,花囡的提議雖好,但我們若全部前往明州,恐怕會給她帶來不小的壓力。」方五相公擔憂地說道。「我知道她的好意,但我們一直被宋廷盯著,如果我們突然出現在明州,必定會把宋軍也引過去。」
方七佛歎了口氣:「是啊,而且花囡的計劃需要時間,我們必須為她爭取更多的時間。既然如此,我們就分兵突圍吧,我們不能隻顧自己,還得為整個大局著想。況且,我們手下的兄弟們都願意與宋軍周旋到底。我們若走了,他們怎麼辦?」
方五相公歎了口氣:「老汪之前也傳了密信,他說花囡竟然英明神武十倍於十三兄,本應是文佳皇帝但之前被我們浪費掉了,造化弄人啊。我們怎麼分兵?」
方七佛沉吟片刻,決意道:「我們將北路軍分成兩部分,富陽軍管仲孫是一個得力儒將,華亭軍劉若仙是個女謀士都留給花囡吧,讓他們率領富陽軍和華亭軍突圍到海鹽縣,尋求花囡的接應。我們則率領其餘部隊,在蘇湖平原上打運動戰,讓童貫老兒無暇他顧。」
方五相公點頭讚同:「好,我願意隨你一起戰鬥到底。」
決定已定,方七佛和方五相公立即開始部署。他們召集北路軍的各副將,詳細講解突圍計劃。
夜幕降臨,北路軍悄悄地集結在佘山的山腳下。方七佛和方五相公站在隊伍前,向士兵們簡要地說明了他們的計劃。
「今晚,我們將分兵突圍。富陽軍和華亭軍會前往海鹽縣,而我們主力將北上蘇州和昆山。我們要儘可能地吸引宋軍的注意力,為友軍爭取更多的發展時間。」方七佛說道。
士兵們紛紛點頭,他們知道,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戰鬥,每個人都要竭儘全力。
北路軍中,副將們都聚集在一起聽候命令。方七佛和方五相公詳細部署了突圍計劃。
富陽軍的管仲孫沉思了一會兒,說道:「但如果我們分兵,會不會更容易被宋軍逐個擊破?」
劉若仙作為謀士,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確實,分兵之後,各自的防禦力量會大大削弱。」
方七佛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我明白大家的擔憂,但我們必須考慮長遠。我們隻有動起來不按宋軍的節奏走才能避免被圍殲。」
方五相公補充道:「對,七兄和我會率主力部隊在蘇州和昆山一帶奔襲作戰,擾亂宋軍的部署。管仲孫和劉若仙,你們帶領富陽軍和華亭軍突圍,儘量避免與宋軍正麵交戰。」
方七佛大聲說道:「富陽軍管仲孫,你率部朝海鹽縣方向突圍,儘量與聖姑取得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