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宋朝第一次伐遼的慘敗,宋廷無奈緊急召回折家軍,放棄了對南路軍的追剿。消息傳來,南路軍諸將紛紛決定前往明州的四明湖,參加摩尼聖火重迎儀式。他們對這次重逢充滿期待,也對明州新總壇的現狀充滿好奇。
在山寨外的道路上,先後出現了南路軍各位將領的身影。呂師囊、俞道安、陳十四(陳妙貞)、梁拜明、陳箍桶、霍成富、童古、童訓、呂助、葉九姑、葉金豹、冷雲、吳邦、鄧天雄等人陸續趕到,他們帶著各自的部隊,穿越層層山巒,終於來到了四明湖畔。
四明湖畔,摩尼聖火熊熊燃燒,映照出一片神聖的光芒。方夢華站在聖火前,迎接南路軍的將領們。他們一個個神情激動,既有重逢的喜悅,也有對未來的期待。
呂師囊作為南路軍的主帥,他首先上前,向方夢華行禮:「聖姑,感謝您的遠見卓識,使我們得以重聚。」呂師囊帶著一股堅毅與從容,他的到來使得整個隊伍士氣高漲。
方夢華微笑著點頭:「呂護法辛苦了,我們需要更多像您這樣的人才,共同建設我們的未來。」
俞道安是南路軍的智囊,他與方夢華簡單寒暄後,便與袁正、包完等人開始交流心得。他被達蓬山的繁榮景象深深吸引,不禁感歎:「這裡的變化真是令人難以置信,這簡直是一個奇跡。」
包完笑著回應:「這都是聖姑的功勞,她帶領我們一步步走到今天。」
這些將領們各自帶領著他們的隊伍,整齊列隊,向方夢華行禮。他們看到達蓬山的繁榮景象,心中滿是希望。
梁拜明感慨道:「我們從未想過,有一天能夠看到這樣的景象。這裡簡直是一個新生的世界。」
方夢華笑道:「隻要我們團結一心,任何奇跡都可以實現。」
葉九姑看到四明湖畔的聖火,不禁眼眶濕潤:「聖姑,這裡的一切都讓人充滿希望。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跟隨您的步伐。」
方夢華點頭:「你們的努力和堅持,一定會帶來更大的奇跡。」
陳妙貞一身戎裝,英姿颯爽,她站在方夢華麵前,眼中充滿了敬仰:「聖姑,感謝您給我們帶來了希望。我們願意為您效勞,追隨您的步伐。」
方夢華握住她的手:「十四姐,我們一起努力,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呂師囊看到這裡的繁榮景象,不禁感歎:「聖姑果然是有大智慧之人,能在這亂世中打造出如此一片淨土。」
陳箍桶則仔細觀察了軍士們的訓練和生活條件,驚訝地發現他們不僅訓練有素,而且每個人都能識字。他忍不住問道:「這些山賊竟然都能讀書識字?這可是仕紳階層的特權啊!」
方夢華微笑著解釋:「識字是每個人的權利,也是提高軍隊素質的基礎。隻有人人識字,才能更好地執行命令,發揮各自的才能。」
明州軍的將領們與南路軍的將領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石生和李天佑向呂師囊等人詳細介紹了達蓬山的改革和發展,包括識字掃盲運動、軍事訓練的新方式以及一係列新發明的應用。
石生說道:「我們這裡不僅注重軍事訓練,還注重文化教育。每個士兵都要學會讀書寫字,這是我們脫胎換骨的關鍵。」
俞道安表示讚同:「這種方法確實值得借鑒,提升士兵的文化素質對整體戰鬥力有很大幫助。」
李天佑則展示了新的軍事裝備和訓練方法,引起了南路軍將領們的濃厚興趣。他們紛紛表示,願意將這些經驗帶回自己的部隊,進一步提升整體戰鬥力。
包完和袁正組織了多場講座,向南路軍的將領們介紹明州軍的訓練體係和作戰策略。呂師囊等人認真聽講,不時提問,與達蓬山的將領們進行深入交流。
呂將和包完帶領著南路軍的將領們參觀了學堂和訓練場,向他們展示明州軍的掃盲運動和現代化教育。俞道安被這一切深深吸引,表示願意加入到教育工作的推動中來。
春日的四明湖畔,陽光灑在湖麵上,波光粼粼,湖水清澈,微風徐來,帶著一絲涼意。方夢華與陳妙貞坐在四明湖畔的涼亭中,遠處是繁忙的四明山軍營。兩人正進行著一場彆開生麵的對話。陳妙貞滿腹疑問,麵色凝重地向方夢華詢問有關現代醫療知識的問題。
「夢華妹妹,妳說生水裡麵有看不見的致病小蟲子?還說傷口要用烈酒清洗,用沸水消毒的紗布包紮,才能避免感染死亡?這些從何而來?」陳妙貞的眉頭緊鎖,顯然對這些聞所未聞的知識充滿質疑。
方夢華笑了笑,平靜地回答道:「陳姐姐,這些都是我在幫源洞聖火熄滅後從明尊那裡得到的啟示。聖火被宋狗撲滅的那刻,在我跳入暗河自儘後,見到了明尊。祂帶我遨遊天際,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祂告訴我,要背負帶聖火重回人間的使命還陽而來。」
陳妙貞雖然對方夢華的解釋半信半疑,但無法合理地解釋這些先進醫療知識的來源。她思索片刻,還是決定相信方夢華的見識,畢竟這些知識聽起來有理有據。她深知方夢華在明教中的地位和威望(尤其現在已經被西域總壇加封白蓮聖女),也不得不接受這些看似荒誕但確有成效的知識。
「好吧,夢華妹妹,這些知識聽起來確實有道理。那我們就按照妳說的來試試。」陳妙貞最終點頭道。
方夢華決定將這些醫學知識傳授給更多人,尤其是戰地醫護人員,以這些現代醫療知識為基礎,組建一個專門的戰地護士營,命名為「回春營」。她任命陳妙貞、葉九姑和劉若仙為回春營的主要負責人,負責訓練和管理這支新的醫療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