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方夢華早早便開始在沙盤上重新堆砌地形。這一次,她將地形從北方延展至南方,覆蓋了四川、荊襄、江南以及長江沿線。沙盤上,秦嶺的山脈線條、淮河的蜿蜒水道,都被細致地還原了出來。
嶽飛、王貴、張顯和湯懷再次圍在桌旁,目光緊鎖在這片複雜的地形上。方夢華指著南方的幾個關鍵點,開始講解金兵南下後可能爆發的幾場大戰。
「今天我們要推演的是金兵南下後的局勢,」方夢華開始講解,「這包括黃天蕩之戰、富平之戰、和尚原之戰,甚至最後的采石之戰。這些戰役決定了南方防線的生死存亡。」這一次,她準備複盤蒙古滅宋之戰和清朝滅南明的關鍵戰役。
嶽飛、王貴、張顯、湯懷四人一如既往地圍坐在桌旁,但經過昨日的推演,他們的神情明顯多了一份肅穆和專注。
她繼續說道:「但我要告訴你們的是,如果我們不能在更北的地方遏止敵軍,那麼即便守住這些關隘,南方遲早也會被攻陷。」
方夢華首先在黃天蕩地區布置金軍與宋軍的對峙。她將金兵的標記物推進到長江以南,模擬他們如何在大規模作戰中利用騎兵優勢快速突擊,試圖突破南宋的防線。與此同時,她用少量標記物代表宋軍,展示如何在黃天蕩設伏,利用江河阻滯金軍的南下步伐。
嶽飛注視著這場戰役的推演,心中開始思索南方防線的脆弱性。方夢華首先鋪設出黃天蕩的地形,用小標記物模擬宋金雙方的兵力配置。「在黃天蕩,大宋以水軍之勢將金軍圍困在大江拐角中,打一場漂亮的伏擊戰可能會延緩金軍的南下步伐。」
她指著江麵上的假想敵軍艦隊,「黃天蕩之戰雖然成功阻擊了金軍,但這隻是一時的勝利。金兵在富平之戰中卷土重來,企圖通過集中力量,打通四川和荊襄的交通線。」方夢華將標記物迅速移動,模擬出金軍如何試圖奪取南方的門戶區域。
「這裡,金軍的戰術重點是集中兵力在富平進行強攻,一旦和尚原失守,南方的西大門秦嶺將徹底敞開。」她解釋道。
接著,方夢華將富平之戰的場景再現,金軍繞道而行,試圖從另一側包圍宋軍。「富平一戰,雖有西北禁軍抵抗,但因準備不足,最終兵敗如山倒。我們可以看到,金軍並未放棄南下的企圖,而宋軍在這些戰役中雖有勝有敗,但總體上仍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
嶽飛一直緊盯著沙盤,他敏銳地注意到一個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襄陽。
「方師妹,如果我們要真正守住南方,襄陽必然是關鍵。」嶽飛指著沙盤上的襄陽說道,「這是大江以北的最後一道屏障,一旦襄陽失守,南方的防線將不堪一擊到處都是破綻。」
方夢華點頭認可,「嶽師兄你說得很對,沒錯,襄陽就像圍棋棋盤上的‘天元’點,一旦失守,整個棋盤的布局都會被打亂。北方的平原宜居地區是完整的一大片,而南方的蜀中荊湖江南三塊是分割的,秦嶺防線和淮水防線都是一整段,但是南陽盆地到襄陽這個點就是中間的缺口,而且隻要擁有了襄陽也就擁有了漢水進入大江的水道入口。無論是過去的大敵,還是假設中的未來強敵,進攻南方的第一步都是爭奪襄陽。一旦南方失去襄陽,北方的軍隊就能長驅直入,直接威脅長江以南的地區。」
接下來,方夢華模擬了南北對峙的場景,她通過沙盤展示了在金兵占領北方的情況下,如何在秦嶺淮河一線形成對峙。她用標記物進一步展示了曆史上蒙古攻陷襄陽後,如何迅速南下滅宋的過程,重現了蒙古滅宋之戰和清朝滅南明的幾場關鍵戰役,分析了南方如何在麵對北方的強敵時,逐漸失去了戰略主動。沙盤上的小木塊和標記物逐漸堆疊成了一幅令人震撼的場景——南方的防線在北方強敵的猛烈攻勢下,仿佛隨時可能崩塌。
「這些戰役說明,南方一旦失去穩定的防線,尤其是襄陽和長江這兩道天然屏障,局勢就會迅速惡化。」方夢華總結道。方夢華接著模擬了朱元璋的北伐,以南方勢力通過頑強防禦逐步反擊,最終實現統一的成功案例。
然後,她將沙盤重新布置,開始模擬朱元璋的北伐戰役。「設想一個南方的君主,在初期的防禦戰中,牢牢守住了江南,穩住了大局,而後才有機會北伐成功。」她展示了朱元璋如何通過南方的資源和兵力,一步步推進到北方,最終統一了整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