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不對,這詞這曲都是一絕,簡直快趕上易安居士了。」其中一個年輕書生開口道,顯然對方夢華的才藝感到驚豔。
「說不定是哪位讀書人的恩客教的吧,但她還是隻愛丘八哈哈……」另一個書生大笑起來,笑聲中滿是輕佻。
幾人哄笑起來,語氣中帶著幾分輕蔑。
方夢華原本隻是忍耐,但聽到最後一句時,她的臉色微微一變,心中燃起一股怒意。她本能地想要發火,但在這一刻,她卻強壓下怒火,選擇無視這些嘲諷。
然而,就在她準備轉身離開時,兩名衣著儒雅的年輕書生從長亭的另一側走了出來。
「你們一個個簡直有辱斯文,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一個身穿青衫的書生走上前來,目光冷冷地掃視著那些議論的商販。
「你們剛才沒聽到他們是師兄妹?都是周大俠的高徒,此行乃是精忠報國。前線軍中重地,小娘子不便同行,以此歌壯行,亦不失俠骨柔腸。」另一個身材稍矮的書生接話道,語氣中帶著對方夢華的讚賞。
那群商販和書生們頓時語塞,不再出聲。
「歐陽兄所言極是。」第一個書生繼續說道,「如今國事艱危,你們可曾出力?隻知道在這裡評頭論足,簡直是對斯文的褻瀆。」
方夢華見到有人替自己解圍,心中一暖。她緩步走到兩名書生身邊,向他們深深鞠了一躬。
「多謝兩位公子替小女子解圍,在下方才失禮,尚請見諒。」方夢華輕聲說道,語氣中帶著誠摯的謝意。
那兩位書生微微一笑,似乎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其中一人道:「姑娘不必多禮。我等也是偶然路過,見此不平之事,自然要出言相助。」
方夢華抬起頭來,仔細打量這兩位書生。她發現他們氣質不凡,衣著雖然普通,但舉止之間自有一股儒雅之風。她心中一動,猜測這兩人必定身份不凡。
「敢問兩位公子尊姓大名?」方夢華禮貌地問道,心中隱隱有些期待。
「在下陳東,這位是我的摯友歐陽澈。」其中一位書生微微一笑,自我介紹道。
方夢華聽到這個名字,心中一震。她知道,陳東是開封太學生中頗有名氣的人物,素來以直言敢諫聞名。歐陽澈則是他的好友,同樣是開封太學生中頗有影響力的人物。
她隱隱感到,這兩人將會在未來的局勢中扮演重要角色。於是,她微微一笑道:「在下萬美華,江湖一散人,暫居此地,偶遇兩位公子,實乃幸事。」
陳東和歐陽澈對視一眼,顯然對這個名字有些疑惑,但他們並未深究,隻是微笑道:「萬姑娘琴棋書畫皆精,又有如此俠氣,真是難得。剛才姑娘的詞作深情感人,不知可是即興之作?」
方夢華微微一笑,輕聲答道:「確是即興之作,因彆離情感難抑,遂以歌寄意。」
歐陽澈點了點頭,讚許道:「此詞感人至深,恐怕不久之後便會在京城傳唱開來。萬姑娘果真才華橫溢,令人敬佩。」
方夢華隻是淡淡一笑,未作更多解釋。她心中知道,這兩位書生並非尋常之輩,若能與之結識,或許將來會有助於自己的大計。
「方才聽聞二位公子之言,似乎對國事頗為了解。不知二位為何至此?」方夢華故作漫不經心地問道。
陳東與歐陽澈相視一笑,歐陽澈答道:「我們二人自幼立誌為國,雖身為書生,但也關注天下大事。此次伐遼之事,我們從一開始便上書反對,但不幸得罪了權臣童貫。如今走訪河北、東路各地,調查因伐遼而引發的民生困苦與民變。」
方夢華心中一動,暗自思忖:「這二人雖為書生,但卻胸懷天下。也許他們將來會成為某種力量,而我或許可以利用他們的影響。」
「二位的誌向令人欽佩。」方夢華微笑道,目光中帶著一絲讚許。
陳東和歐陽澈點了點頭,神色中透出一股堅定。陳東說道:「我們最近在銘州一帶看到,巨鹿澤賊寇張迪已經聚眾數萬,攻破了多個縣城,如今正逼近大名府。我們正要回到開封,繼續上書朝廷,希望能夠讓朝廷重視伐遼的善後事宜。」
兩位書生見她並無繼續攀談之意,也不再多言,隻是拱手告辭道:「萬姑娘才貌雙全,令我等佩服。今日有緣相遇,便此彆過,願姑娘前程似錦,保重安康。」
方夢華微微一笑,回禮道:「公子們也是為國事奔波,夢華敬佩。願兩位公子一切順遂,後會有期。」
離開長亭時,她回頭望了望那群商販和書生,心中暗自決定,自己絕不會輕易屈服於這個時代的偏見。
而她所唱的那首《長亭送彆》詞曲,迅速在大名府和開封等地傳唱開來,成為了那個動蕩時代的一個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