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說服張迪(2 / 2)

芳明1128 西洋湖邊 3090 字 6個月前

方夢華站起身來,步步走近張迪,語氣沉穩而有力:「將軍不妨汲取先兄方臘在浙西死守青溪幫源洞大內不但本人兵敗身死還害全縣百姓殉教的教訓,以及我部後來在浙東拖垮折家軍的經驗,放棄死守洺州的幻想。你手下這十萬農民軍,雖難以與宋軍精銳正麵交鋒,但若是轉入太行山脈,利用群山之險進行遊擊戰,未嘗不能與宋軍周旋。」

張迪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他雖然未曾領兵多年,但也知道太行山脈的地勢複雜,若能轉入其中,確實有機會與宋軍抗衡。

方夢華見張迪有所動搖,繼續說道:「我願助將軍說服望仙山的高托山和楊天王,讓他們提前起事,與將軍的軍隊互為犄角,共同對抗宋軍。如此一來,不但可以保住將軍的部眾,還能在太行山脈建立堅固的根據地,為將來的抗金大業做好準備。」

張迪沉默片刻,眼中逐漸露出決然之色。他明白方夢華所言句句在理,死守洺州確實不智,唯有轉入太行山,才能為這些百姓和士兵保留一線生機。

「方姑娘所言極是,我願意依計行事。隻是,這些百姓……」張迪有些遲疑,他不忍心舍棄這些跟隨他的百姓。

方夢華輕輕點頭:「將軍不必擔心。若能成功轉移百姓入山,我會親自帶領人馬護送他們至安全之地。楊誌將軍與我一同前來,也是為了說服將軍,共同完成這次重大的戰略轉移。」

張迪心中一寬,終於下定決心。他鄭重其事地說道:「好!我張迪今日就放棄洺州,帶領軍隊和百姓轉入太行山。望姑娘能守信,助我完成此事。」

決定已下,張迪立即開始安排撤離洺州和各縣城的事宜。他召集部將,向他們詳細說明了轉移計劃,並命人開始準備撤離的物資。方夢華則與楊誌、楊再興、張岑等人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楊誌表示,他願意與張迪的軍隊配合,發動一場聯合軍事行動,以牽製劉光世部的注意力,為洺州城的百姓和士兵爭取時間。方夢華對此非常讚同,她認為這不僅能夠減輕撤離的壓力,還能迷惑宋軍,使他們誤以為張迪準備與宋軍硬拚,從而放鬆對太行山的警惕。

與此同時,方夢華也決定親自前往望仙山,說服高托山和楊天王提前起事,與張迪軍和楊誌軍互相配合,共同對抗宋軍。

臨行前,方夢華還特彆提到劉光世部將,同樣曾是宋江三十六將的呼延綽。她向楊誌提議,若能找到機會,便應試探呼延綽的態度。即便他不願投誠,也應爭取讓他在關鍵時刻放水,以促成這次戰略轉移的成功。

不久後,張迪的軍隊開始悄然撤離洺州,朝著太行山脈進發。楊誌和張岑則帶領一支精銳部隊,繞道去往劉光世部的營地附近,準備發動佯攻,吸引宋軍的注意力。

方夢華則帶著楊再興和一隊護衛,迅速趕往望仙山。她知道,此次行動的成敗不僅關乎張迪軍隊和百姓的生死,更關乎未來抗金大業的布局。她心中充滿了責任感,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洺州城和周圍各縣逐漸變得空曠,隻有張迪的旗幟依舊在城頭飄揚。宋軍或許還未察覺到這些座城池正在悄然易主,而張迪和他的部眾,已經開始了一場充滿挑戰和未知的戰略轉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