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四年八月十五,夜幕降臨,天邊掛著一輪圓月,銀色的月光灑在廣闊的海麵上,波光粼粼。沈家門大寨內,燈火輝煌,各色燈籠點綴在寨子的四處,映照得整個寨子喜氣洋洋。今天,達蓬山的眾人和各路友軍齊聚於此,共同慶祝最近的重大勝利。
廣場上,早已擺滿了豐盛的酒菜,酒壇高高壘起,供眾人暢飲。篝火燃燒,火光映紅了人們的臉龐,篝火旁邊有一座臨時搭建的高台,上麵正上演著雜技和歌舞表演。身穿紅色鬥篷的女藝人輕盈地在空中旋轉,隨著鼓點的節奏舞動,贏得了陣陣掌聲和喝彩。
方夢華身著一身輕便的淡金色錦衣,斜靠在一張矮榻上,麵帶微笑地看著眼前的熱鬨場麵。她的身旁,方傑、梁紅玉、阮氏三雄、聞人傑和繆威等人圍坐一旁,氣氛輕鬆愉快。
「今日真是難得的大勝,定海軍宋狗那幫鼠輩哪裡見過這樣的陣仗,一下子就被咱們打得落花流水!」阮通豪爽地大笑著,舉起酒碗對方夢華敬酒。
方夢華輕輕一笑,舉杯與阮通碰杯:「阮兄這話說得不錯,但此役還隻是個開始,咱們今後的路還長著呢。」
阮恩笑道:「這話說得是,咱們跟隨教主,定要讓這片海域成為明教的天下!等到那時,咱們就可以放開手腳乾了!」
眾人聽聞,紛紛舉杯響應,氣氛更加熱烈。
方夢華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將領、兄弟,心中感慨良多。這片海域對於她來說,既陌生又熟悉。作為曾在東海艦隊服役的隨艦醫務兵,她曾經無數次踏上這片海域,但那時她身為現代人,隻能站在曆史的遠處。而如今,她卻以一種完全不同的身份,親自參與到這片土地的命運中。
她明白,收服舟山群島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的路才更加艱難。南方的宋軍雖已被打壓,但北方金國的威脅依然如影隨形,未來的每一步都不能掉以輕心。
「明教的未來,離不開這些兄弟們的努力。」方夢華在心中默默盤算。她已經計劃好了接下來的行動,除了軍事上的勝利,還要在這些新占領的島嶼上展開一係列社會改革。她要通過一係列的措施,儘快將這些地方納入明教的統治體係。
阮氏三雄之一的阮恩拍了拍繆威的肩膀,朗聲說道:「繆兄弟,咱們北方水鬼營和你們太湖水營可是相當有緣分啊!上次咱們並肩作戰,這次又一起攻占了定海軍,咱們兄弟倆喝一杯!」
繆威表情沉重,雖然勝利讓他倍感振奮,但犧牲的兄弟們依然縈繞在他的心頭。他舉起酒杯,與阮恩碰杯後,一飲而儘,但並未多言。阮恩見狀,輕聲勸道:「兄弟,咱們今日當以大局為重。那些犧牲的弟兄們,咱們會永遠記住他們,但眼下更重要的是繼續前行。」
繆威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放下了心中的沉重:「阮兄說得對,今日的勝利是大家的,我們不能辜負這些兄弟們的犧牲。」
這次的中秋聯歡會,除了傳統的歌舞表演,方夢華早已安排了一係列娛樂活動,充分展示了她從現代帶來的創新理念。
在篝火旁,一對年輕的達蓬山弟子正在表演相聲。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妙語連珠,不時引來一陣哄堂大笑。旁邊的高台上,幾位藝人正在表演小品,一個關於宋朝官員的諷刺故事逗得大家捧腹不已。阮氏三雄和江北漕幫的兄弟們看得目不轉睛,這樣的新奇表演他們從未見過。
更有甚者,當魔術師小丁子登台時,他竟然從一頂帽子裡變出了一隻白兔,這讓定海軍的降卒們目瞪口呆,紛紛議論這是不是妖術。緊接著,雜技演員們登場,展示了高難度的雜耍和平衡技巧,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不敢錯過任何一個瞬間。
沈家門大寨的篝火晚會如火如荼,眾人圍坐在篝火旁,笑語不斷。酒過三巡,軍師呂將突然起身,向明月舉杯,清朗的聲音在夜空中回蕩。他吟唱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那是大宋士子和軍人們耳熟能詳的名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呂將的嗓音雄渾,帶著歲月沉澱下的滄桑感,仿佛在訴說著太學生涯的風霜和家國情懷。歌聲在夜空中飄蕩,引得周圍的人紛紛放下酒杯,沉浸在這份特有的古韻之中。
當呂將唱完,眾人一片靜默,仿佛還在品味那一字一句的餘韻。片刻後,掌聲雷動,大家紛紛表示這首詞道儘了他們心中的牽掛與無奈。
就在此時,方夢華微笑著走到篝火旁,接過話題說道:「呂軍師的歌聲動人心弦,這首詞確實讓人感慨萬千。今天是中秋佳節,不如本座也來唱一遍,不過換個調子,大家聽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