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荒政三策(2 / 2)

宰執大宋 會元 4686 字 5個月前

”本官倒是無事,隻是希文兄有事相詢啊?“

”啊……“鐘浩一聽富弼的話,不禁大汗,名震天下的範相公竟然有事問自己,這是什麼情況。

富弼見鐘浩瞠目結舌的樣子,不禁開口解釋道:“這幾年大宋風雨不調啊。今年兩浙大旱,早稻歉收嚴重,災民遍地。希文兄來信詢問本官一些賑災的措施細節,順便有問起看你有沒有解決杭州城內米價飛漲的辦法。本官那次給希文兄去信時,可是著實誇獎了你足智多謀啊!”富弼之所以對範仲淹說鐘浩足智多謀,是因為其在調查鐘浩時,發現了鐘浩整治唐二和鄭縣尉的事情。鐘浩雖然做事隱秘,但是富弼想要打聽,還是能查到這些事情。

富弼雖然是一個謙謙君子,但是對鐘浩的這些對付人的層出不窮的智技和手段,其實還是有些欣賞的。如今朝堂險惡,沒有些智計和手段,很難保得全身。自己這些革新派何嘗不是被些小手段給打敗了。

夏竦讓一婢女日夜臨摹石介筆跡,偽造了一封給富弼的信,內容是革新派計劃廢掉當今官家另立新君。富弼等人有理也說不清,隻好請求外任,新政受此打擊,遂告失敗。

富弼心目中,夏竦那廝便是一個慣耍小手段的陰謀家,但是不可否認,夏竦雖然手段不光彩,但不可否認確實成功了。

因此,富弼對鐘浩以一個小小士子,想出辦法去對付比他強大的唐二和鄭縣尉,不但不反感,還很欣慰。改革派的君子夠多了,總得有個通曉腹黑之術的人,以後對付夏竦那種小人,還要靠鐘浩這種智計百出的人。

鐘浩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改革派認為是自己一方的智將了。

隻有通政務,不通權謀,那隻能做個循吏,而不能成為乾吏、能吏。富弼對鐘浩的期望值還是很高的。

聽了富弼的話,鐘浩想起後世傳誦的範仲淹有名“荒政三策”,不就是在知杭州時施行嗎,怎麼還要來問自己,難道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辦法?或者現在還沒想出來?

範仲淹的“荒政三策”和富弼的“分散救災法”,都被後世廣為傳誦的救災政策。鐘浩後世作為宋文化研究專員,倒是都仔細讀過。

難道範仲淹的“荒政三策”是受彆人啟發而來的,難道陰差陽錯,這個任務如今要著落在自己身上?

不管怎樣,鐘浩對範仲淹這個至純至正、光照千古的人物,還是很佩服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雖然鐘浩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但是對這樣一心為公的人,還是很無比佩服的。而且範仲淹還是自己的舉薦人之一,鐘浩責無旁貸的要為他分憂。

當下鐘浩把後世了解到的,兩浙這次大災荒時,範仲淹實施的“荒政三策”說了出來。

鐘浩想:就算這時範仲淹也想出了這些辦法,那和自己算是不謀而合。若是沒想到,受自己啟發,那自己也算幫了他,怎麼也算利人利己吧。

其實,這“荒政三策”最終要的一條便是提高糧價,吸引各地糧商來運糧來賣。

商人逐利,一遇荒年,糧商必然囤積居奇,糧價大漲。但這年代,交通不便,信息傳播慢,外地糧商很難進入本地市場。但兩浙靠近湖廣地區這個巨大產糧區,而且湖廣地區有水路通著兩浙,隻要派人去湖廣大肆宣傳杭州高價買糧,價錢足夠高的話,絕對可以吸引到大量糧商運糧去賣。等到供過於求,糧價自然能降下來。

當然,這個手段要是在青州實施的話,未必行得通,青州周邊沒有太大的產糧區,而且這年代陸路運輸成本太高,沒有水路,隻靠陸路長途販運糧食的話,利潤很難太高。

鐘浩隻是說出這三個大體的措施,至於如何發揮施展,相信以範仲淹這等為官執政多年的人物,自然可以完善執行。

鐘浩把自己了解到“荒政三策”說出來,富弼不禁眼睛一亮。其實本來他和範仲淹沒指望鐘浩想出什麼辦法,畢竟杭州的情況鐘浩並未親見,紙上談兵,怕難以提出實質性意見,但鐘浩提出的這有異常規的三條措施,富弼仔細一想,卻又令人耳目一新。特彆是最後一條,鐘浩還提出了一些可能用到的手段,比如大肆製造輿論,說湖廣有大批糧食即將運來。再比如用大船裝上大石,造成已經大量湖廣運糧來的假象。如果操作的好,或許不等湖廣糧食運來,就能讓杭州囤積居奇的那些糧商恐慌降價。

富弼大喜道:“文軒不但文采非凡,這智計也是百出,未來必是能吏!我這就給希文兄寫信,把你說得這幾項措施告訴希文兄,必定能有大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