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合縱連橫】【幻術精通】【醫術精通】【法術精通】【相術精通】【謀略精通】【劍術精通】【符咒精通】【五行遁術】【奇門遁甲】【改革精通】【治理精通】
……
賈詡趨於臻境,智力達到999,差1點大圓滿,又出【奇謀】及【合縱連橫】神通,大突破。
馬元義出現一個新的頭銜,改革者。
【改革精通】讓林寒無比驚奇。
這是一個特彆的技能。
【改革精通】擅長改革、變革治理區域各項政策,加速其治理區域發展,有助於領地內各種新事物的出現與適應,同時治理區域會伴隨著變革的未知風險,如民心、治安等。
改革者!
林寒想到馬元義合縱連橫的技能,又有造反者的經驗,確實有冒險精神,變革的天賦。
這是意外之喜。
大夏王朝現在精通政治的人極少,波才、於毒和張饒等人,都是武將法師,政治屬性不高,唯一一個鶴立雞群的就是馬元義。
變革者有利於新事物的出現,以後,他的領地發展後世技術可能會更容易推廣。
此次鑄天庭突破,讓麾下武將收益,大夏王朝,幾乎是整個領導班子能力更上一層,領地實力上升。
領地內,看到林寒突破神級武將的異象,百姓歡呼雀躍,自以為天降祥瑞。
底下的子民更加敬畏忠誠。
王宮禦書房中,林寒端坐其中,威嚴自成。
若他不收斂,一股威勢會自然散發,讓人懾服。
在他左右座位中,有馬元義、賈詡、張晟、徐晃、張郃、波才、於毒、張饒、周倉等人,除了賈詡,其他人都是黃巾之亂的核心班子。
眾人看向林寒的目光,多了一分敬服。
林寒突破神級,力戰天劫之事他們知曉,如天神下凡。
他們都有或多或少的收獲,多則突破,少則心有所悟,實力提升。
這些都是王上的功勞。
“此行東征四小國凱旋,乃大夏之幸事。如今大夏國土已遼闊,不再是之前那般,遂需要完整國法與官員體係,管理大夏。”
禦書房內眾人點頭。
如今立國,此乃必經之事。
國有國法,不能僅靠之前的野蠻殺戮行事。
“孤已製定粗略的官職體製,召你等過來,是前來集思廣益,給些意見。”
聞言,眾人側耳傾聽。
尤其是賈詡和馬元義,對此特彆認真。
“孤之想法,名為三省六部。將朝中官製,統分三省六部,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負責草擬詔令文書,門下省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尚書省下轄兵、刑、工、禮、戶、吏六部,執行詔令……”
林寒將最簡單的輪廓告知眾人。
賈詡和馬元義神色一亮,區彆於大漢的三公九卿,聽著似乎不錯。
越是聽下去,賈詡越驚奇。
主公所講述的官職安排非常完整,職務分明,完善後,職能效率絕對不輸於大漢的三公九卿。
“我們大夏如今人才稀缺,有些職位空缺,未來選舉賢才後,逐步填補。”
“元義暫司中書令,兼任尚書令,待他日有人合適選,再行決定,賈先生暫領黃門侍郎,張晟、徐晃、張郃、波才、於毒、張饒,你等入門下省,當諫議大夫,共商國是。徐晃還任兵部尚書、張郃、張饒任兵部侍郎,於毒任刑部尚書……”
林寒將他們職位一一安排。
如今安排隻是為了填空,後麵會有調動,現在的領導班子武將有餘,文臣不足。
黃巾軍裡的首領,都是武夫,讓他們治國,有點牽強。若是不管,會出亂子,所幸還有馬元義在,否則林寒要累死。
至於賈詡,他是林寒的幕僚,有時候要回寒江城,身份不已暴露,可掛職,暫時不任要職,日後再行決定。
目前隻能如此。
安排完畢後,林寒方才語重心長道。
“諸位,大夏剛剛壯大,你等亦是剛入官場,你等職位若有不合,孤會適時調整。我們共同起事,並肩作戰,出生入死,隻要你等不負孤,孤便不會負諸位。”
“如今立國,我等皆出身平民,要堅守自身誌向,為百姓謀生。我們跟隨師父起事,便是想立太平之國度,切勿因位高而失去堅守。”
“王上聖明。”馬元義起身抱拳說道。
“王上聖明。”
場上眾人紛紛起身鞠躬,由衷尊敬。
散朝會之後,林寒留下馬元義。
黃巾兵馬中,馬元義的能力最為出眾,同時是張角大弟子,被眾人敬服,由他擔任中書令與尚書令,最為合適。
“元義師兄,所謂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如今我太平道之誌方才開始,能不能守住大夏,才是重中之重。日後你任中書令與尚書令,便要辛苦一番。師父的救世之道,在你我身上。”
“王上。”
“元義師兄,無人之時,你我以師兄弟相稱。”
“好,林寒師弟,師兄我必定竭儘所能,為大夏立太平之世。”馬元義無比鄭重說道。
“我有寒江城,時而奔波兩地之間,朝中政務,多勞你主持。你可時而為波才、張饒他們授課,講些政治、治理之道,幫他們成長。”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