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久後就傳來劉邦第三次命令。
請韓信回去統兵,渡江東,滅項羽。
最終,韓信還是沒有回去。
劉邦越著急,說明越有事,現在韓信已經徹底相信林寒的話,劉邦對他確實防備。
他並非頑固之徒,之前蒯徹就讓他自立,感於劉邦的恩情,又有劉邦承諾的封地之事,他才選擇前來。
現在確定劉邦對他不懷好意,徹底打消他繼續追隨劉邦的念頭。
……
劉邦落腳府邸中,陳平匆匆入內。
此次劉邦單獨召他前來,必定是重事。
剛入堂中,就看到劉邦慵懶躺在椅子上,享受侍女洗腳侍奉。
對此場景,陳平習以為常。
他剛站定,劉邦便讓左右為他洗腳的侍女退去,示意陳平坐下。
“王上,可是有大事?”陳平低聲問道。
“此次找你前來,是為一件煩惱。”劉邦歎聲說道“項羽未除,如今韓信手中兵馬強勢,本王下三道命令,都未能召韓信回來,想問計於你,該如何是好?”
“此事王上為何不問張良軍師?”陳平問道。
“軍師對韓信之事並不上心,隻說韓信乃信義君子,不會叛。但本王下三道命令,韓信都拒絕。固陵之戰,韓信不前來圍攻,今不聽命令,他已脫離本王掌控,項羽又未死,隱患愈大,你是用計高手,可否能想出對策,奪韓信手中兵權?”kuaiδugg
陳平身形微震,終於知道為何張良不願意參與此事。
“恐怕此事要解決,隻能找蕭何大人。”陳平低聲道“蕭何對齊王有知遇之恩,他聯係韓信回來,韓信回來的可能性更大。”
劉邦不作聲,不知心中想法,思索片刻才點頭。
……
得知劉邦派蕭何前來,林寒不得不多放一個心眼。韓信之命運,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曆史上,韓信也忌憚劉氏過河拆橋,並不敢入宮見劉邦,是呂雉讓蕭何送信給韓信,才將韓信召入宮中,密謀誅殺。
這次劉邦派蕭何前來,必定是要召韓信回去。
見到蕭何之時,是在韓信營帳中。
蕭何看到林寒,頓時一愣,印象中,韓信麾下並沒有這麼一號人物。
“敢問閣下名號?”蕭何抱拳問道。
“林寒。”
林寒坦然回應,到韓信身邊,神色淡定坐下。韓信對林寒身份並未過多介紹,而是朝蕭何敬酒。
“蕭大人,昔日知遇之恩,信感激不儘,在此敬你。”
“齊王有領兵之能,吾不過不想王上錯失人才罷了。”蕭何說道“如今項羽未滅,而當今天下,能領兵與項羽一戰者,唯有齊王,王上希望齊王能回去,統禦兵馬過江東,滅項羽,之後天下才能安定。”
聞言,韓信搖頭。
“垓下之戰後,吾之使命便已完成。灌嬰五千兵馬,圍殺不了項羽二十八騎,天注定項羽不亡,吾亦無能為力。”
“項羽回江東,必定招兵買馬,卷土重來,那時,天下又要紛亂,為這天下安定,齊王再戰一次,又如何?”蕭何大急,儘力勸說。
“我不再參與漢王與項羽之戰事,隻想讓齊國百姓安定一方。”韓信說道。
“昔日吾冒死將你追回王上身邊,亦被重用,更將兵馬大權交予齊王,齊王何故如此?”蕭何不解問道。
他所了解的韓信,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君子。而如今,卻對漢王的召喚不管不顧,異常反常。
見此,蕭何不由多看林寒兩眼。
韓信的改變,與此人必定有莫大關係,但他不好多問。
“暗度陳倉,我幫漢王離開漢中先入關,漢王兵敗彭城,吾攻魏、趙兩國,幫漢王恢複元氣,又滅項羽主力,已報答漢王知遇之恩。蕭大人莫再說,吾不會再回漢王大營矣。”
蕭何一時無言以對。
事情似乎棘手,難道韓信要變節?
深深看了眼韓信身邊的林寒,蕭何無多少繼續閒聊的興趣,寒暄幾句後,匆匆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