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文試的考卷便也由監考官們親自一張一張的發了下來,對於道典考試來說,文試是第一關,也是檢驗學子們對於《道典》意義的理解程度。
說白了,就是考的基礎。
方正直接過監考官發下來的試卷,拿起來一看,發現上麵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大多出自名篇。
這麼多的題目,兩個時辰解完?對於一般人來說,還是很有一些困難。
比如試卷的第一題就是,何謂四靈?
這是《禮記》中的一段,出自禮運篇。
從這一題便也大概猜測出道典考試文試的難度,要說難也不會太難,因為,隻需要熟讀《道典》的各個篇章,就可以解出來。
但要說太容易,倒也不會。
因為,出題的地方並不是太過於點明,比如這個四靈,在很多書中都有類似的記載,一旦記錯,很可能就是失之千裡。
所以,要想準備的答出,需要的便是時間。
兩個時辰,顯然是短一些。
“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故龍以為畜,故魚鮪不淰;鳳以為畜,故鳥不獝;麟以為畜,故獸不狘;龜以為畜,故人情不失。”
方正直想也沒有想便將第一題給解開了,然後,又開始看第二題。
一旁的孟玉書看到方正直已經開始動筆了。
微微一愣之際,心中很快便又發出一聲冷笑,哪有這麼快的?就算是自己來答,也要細細的考教一番,然後,再將整張試卷分析一下,猜一猜主考官出題的偏重點。
然後,再分析出大概的題目出自於道典哪個篇章。
像方正直這般拿起筆就寫的人,分明就是裝模作樣。
想到這裡,孟玉書心中大定,那麼接下來,對方就隻需要按照自己給他鋪出來的路一步一步的走就行了。
……
整個道典考試的現場都顯得極為安靜。
大多數的考生在拿到試卷後,第一件事情便是破題,從主考官的思想去分析整張試卷的答題方向。
而像方正直這樣的,實屬於稀有生物。
事實上,這也怪不得方正直,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大家隻知道一本書,就是《道典》,並沒有具體的分為,四書五經的名目。
而方正直的認知則不同。
在他的腦海裡,《道典》早就被他分門彆類了。
什麼,經部,史部,子部,集部,四個大類彆,然後,下麵又分成,易類,書類,經類,禮類,春秋類……
甚至連朝代都給分了出來。
所以,他根本不需要像彆的考生一樣仔細的在那裡考慮,隻需要一眼便可以辯認出來,主考官的題目基本上出自於哪一部,然後,又偏重於哪個朝代。
不到一個時辰,寫完收筆。
一切就像行雲流水般順暢,方正直對於自己的表現很滿意,望著工工整整的試卷,他自己給自己打了個滿分。
時間尚早,方正直也不急著交卷,因為,文試中有個比較坑的規定,就是不準提前出考試,以免題目走漏。
然後,方正直的目光就望向了孟玉書。
那表情似乎在說:“來啊,我已經寫完了!我們一起來愉快的交換答案吧!”
(感謝:無言斬,晚秋的盛夏,浮標kgb,貓貓1122,書友1510,0109,0115,121,心染血淚不止,的打賞支持,還有所有給薪意投推薦票的朋友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