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認識顧庭之有八年。
八年前,顧庭之十四歲,參加縣試、府試、院試,名列第一,取得案首。
年輕的秀才本就少有,何況是年紀小的案首。
當時引起轟動,有不少人不服氣,仗持著學問又比顧庭之年長,與他在酒樓切磋。
酒樓裡的學子輪番上陣,無論出題多晦澀刁鑽,顧庭之對答如流。
王大人那時正好在酒樓,聽到一番精彩絕倫的對策。
這樣一個胸藏錦繡,腹隱珠璣的少年郎,可見今後絕非池中之物。
王大人好奇,湊趣出了幾道考題,顧庭之引經據典,見解獨到。
就是這一段插曲,讓王大人對顧庭之生出一種惺惺相惜。
後來幾次的交談中,顧庭之為他化解不少燃眉之急,兩人成了忘年之交。
現在他提出假藥一事,顧庭之舉報濟世堂售賣低劣的藥材。
“你啊!”王大人歎息,“這次假藥涉及銀子數額巨大,提舉司有內應,他們怕是得到消息,將客戶的資料悉數銷毀。”
一個府城下麵有幾十上百個縣,隻能分布命令下去,勒令當地相關部門排查。
顧庭之道:“低劣藥材藥性大打折扣,甚至具有毒性,難道不該整治?”
因為這一句話,王大人被說動,親自去欽州縣。
王大人一走,就有人敲開吳大人的門。
“大人,王大人原先是要去臨縣,他現在跟著顧公子走了,難道是查出假藥來了?”
“顧公子?你認識?”
吳大人將蘇葉的罪狀已經羅列出來,隻等著裝進卷宗,放入資料庫。
“王大人與顧公子是忘年之交,十分欣賞顧公子的才學,他為王大人化解不少案件。顧公子沒事不會上門找王大人,隻怕這次來是為了假藥一事。您要不要跟著王大人一塊兒去?”
吳大人心一沉,擱下筆墨,“顧公子是哪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