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小巷12月晴朗~,夜的第七章~,打字機繼續推向~”
回安全區的路上,周科哼著小調,心情微佳。
《罪與罰》在手裡翻開,停留在初始的第一頁。
【持有者:周科】
【罪惡等級:lv3】
【待分配的自由點數:0】
【恐虐點數:161】
【因你對更強者的討伐,血神盛讚,榮耀加身,已解析《罪與罰》第二論點·狩魂無雙】
“罪惡等級就算殺死犬之王也沒有提高,應該是要通關【門】才會結算。”
“恐虐點數倒是從131一下子跳到了161,單論身體素質,我應該有燭芯·六段的水準了吧?
以太量倒還是老樣子,熒惑·七段,幾乎相差一個大段啊,我偏科是不是有點誇張過頭了?”
翻到第四頁,是的,與犬之王一戰後,周科有能力維持理智地翻到第四頁,並且解析到一個新的【論點】。
『準許人問心無愧地殺人,比正式批準流血,合法地批準流血,要可怕得多。』
閱覽完第四頁的全部內容,周科對『虛無君主』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
這位專注研究人性與靈魂的異類學者,將世間的罪惡統分為四種,即——恐虐,奸奇,納垢,欲孽。
其中的『恐虐』所代表的中心思想是:
世間的紛爭不可避免,紛爭會引發流血,流血會引發憎恨,憎恨會延伸出更多的憎恨。
從此,紛爭不斷,殺戮不絕。
書裡寫述了一個比較簡單粗暴的解決措施,那就是讓全人類的腦子裡都充斥著殺戮欲望。
血海深仇的殺,有仇有怨的殺,看誰不順眼的殺
總之,就是一直殺殺殺。
直到能夠和平共存的人活下來,建立一個美滿和諧的理想鄉;或者誰都活不下來,在殺戮的快感中結束人類的時代。
怎麼說呢?就連生性不太純良的周先生都覺得有些過於偏激了,但要問有沒有可行性,那他還真不好評價。
畢竟《罪與罰》的主題是消除罪惡,消除罪惡的根源,消除醜陋的人類本身,也是一種有效消除。
“這本大作,真是誰看誰癲。”周科搖搖頭,將真理收起。
他走著走著,看見路邊蹲了好幾名考生,不太感興趣地瞥過一眼,道了聲嗨,然後繼續往前走。
誰知那幾名考生還不樂意上了,大聲叫住周科:“喂!你等等!”
鑒於對方正正凝視著自己赤裸的上身,周科姑且停下腳步,有理有據地道了一句:“被我迷得神魂顛倒啦?”
“誰被你迷住了,我特碼是男的!”那名男考生急得跳起。
“嗬,我知道的,通常這麼說的,都是女扮男裝接近主角的美少女角色,常見套路。”周科一臉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