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回避型依戀人格(2 / 2)

林峰看了一眼,信息來自‘小河流淌’。

“@軍師,剛才那姑娘是不是就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戀人格?”

這條彈幕出來以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詢問什麼是回避型依戀人格?

林峰:“回避型依戀人格,他們的原生家庭普遍都不是很好,不好的點在於他們從小就發現父母給到自己的愛並不是無私的,是有條件的。

這就會導致孩童時期產生一種想法:這個世界上沒有無條件的愛,沒有人對任何人是理所應當的。

最終導致,他們非常不相信人,認為所有事隻能依靠自己。

可矛盾的是,他們的內心又是很渴望被愛,渴望被另一個人深層次綁定的。

因為人性就是這樣,你越缺什麼就越想要得到什麼。

但又由於童年有一定的創傷,所以他們就會出現一種反複橫跳的態度。

就是我時而想依賴你,時而我又不依賴。

時而跟你親密無間,時而又會把自己抽離出來,顯得非常冷酷。

這是因為他們渴望被深度綁定,但在深度綁定的過程中,他們又會產生巨大的恐懼,就是我怎麼能相信人呢?

我怎麼能把我所有的東西都依靠在對方身上呢?

所以他們又會把自己立刻抽離出來。

在理性和感性中反複橫跳。

所以很多時候,他們會給彆人一種神經質的感覺。

因為他們常常感到恐懼,很防備,很膽小,即便對方已經是很好的人了。

不過他們在生活中又很穩定,能達到一個非常自洽的狀態。

因為他們其實非常抗拒情緒的大起大落,所以他們對待彆人的預期總是非常低,這樣你就算表現的再糟糕,也很難打破他們的低預期。

所以他們就不害怕,常常在生活中展示出一種非常穩定的情緒。

可實際上,這種人格在生活中隻是積極的悲觀主義者。”

林峰說完,彈幕崩了。

破防姐:“《不相信無條件的愛情》《理性感性反複橫跳》《渴望依賴又害怕依賴》《抗拒情緒大起大落》《超低預期,積極的悲觀主義者》。”

安甜:“念我身份證?”

Nina:“上個網還確診了。”

呆魚子木:“嗬嗬,全中!我這還叭叭的可憐人家呢,合著我自己也有病啊!”

安質:“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蘑菇炒飯:“閻王點卯,笑死。”

伊寧:“大家彆慌,這麼大一串,套誰都能中一半。”

小河流淌:“一條沒中,怎麼說?”

異鄉人:“咱倆一樣,我也一條沒中。”

林峰掃過一條條彈幕,道,“在兩性關係中,回避型依戀人格確實很難保持一個穩定長期的狀態,因為她們有一層非常厚的殼,你除非能給與對方小說般的愛,否則是很難把這個殼剝開的。”

“不懂就問,啥叫小說般的愛?”

林峰:“偶像劇看過嗎?就是需要一個大男主罩著,給予極致熱烈的偏愛。”

附言:

【羅翔老師說:如果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感,孩子會因為失望而變得獨立,從而形成回避型依戀,成為一個理性,冷漠的人。

雖然很多人都不記得幼兒時期的記憶,但父母對待你的方式,已經潛意識影響了你的個人成長,這種人的優點是生活獨立,缺點是對親密關係回避,不與人深交。

或許你和同事相處的很好,但你很難成為一個好的愛人。】

【軍師寄語:世間萬物皆苦,你明目張膽的偏愛,就是救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