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城下,有一家很具有特色的三層茶樓。
茶樓是民國時期的建築。
木質結構,一共三層,後麵還帶著一個園子,以前是個戲班子。
茶樓對街的一麵,是正常的樓窗造型,對內園子的一麵隻是簡單的一個護欄。
方便客人喝茶看戲。
往日這裡是不開業的。
門口掛著華中區豫劇研究會的牌子。
偶爾有人路過,也隻是瞅一眼,不會注意到這棟小樓,周圍大多都是一層的瓦房,以至於街道上的鄰居們,都隻知道這是個茶樓,卻很少有人進去過。
但今天門外的遊客們路過時,會時不時地拿起手機拍攝一張照片。
朱紅色的大門上麵,掛著兩個鮮紅的燈籠。
透過窗戶,能看到裡麵燈火通明。
仔細聽,還能聽到一陣陣戲曲聲。
有人想進去看一眼,結果到門口就被攔住了,表示這裡並不對外開放。
戲園裡賓朋滿座,唱的是豫劇【闖幽州】
隻聽那唱念做打樣樣俱到,聲音清脆響亮高亢激昂。
“擂罷了三通鼓山搖地動,威威坐下我金刀令公……”
台上走馬觀燈,台下眾人的掌聲卻是稀稀拉拉,更多人的目光都是不時地看向身後的茶樓。
仿佛身後茶樓裡的戲,遠比這戲台上的更精彩。
“師兄,真的不會打起來麼?”
一個青年憂心忡忡地看著身後茶樓,畢竟師爺爺都已經那麼大的歲數,真要是打起來,他們真的怕自家師爺一激動,先把自己給送走。
“不會,放心吧,公司的人也在,就算是調解不成也不至於到了打起來的程度,華中五老不是也在上麵麼,真打起來五老尚在,量那個老道士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這……”
青年本想說,他聽說那妙真道人也不是什麼善茬來著。
可見自家師兄這麼有底氣,加上華中五老都在,懸著的心也都放在肚子裡了。
仔細想想也是沒錯,彆人不說,那墳頭老鬼之稱的鬼爺,可是四小陰門之首。
所謂是小陰門,正是劊子手的刀,仵作看得見,紮紙人的手藝,二皮匠的針線。
現如今,這些行業早就已經消失不見了。
但真的消失了麼。
也不儘然,劊子手肯定是消失了。
可其他三家反而轉行做了彆的生意,亦或者用另一種方式把自家的傳承保留下來,並且發揚光大。
例如二皮匠,原本當地有第三家,其中兩家已經消失了,但另外一家卻是開起了一家皮具修複店,據說是專門修複奢侈品皮具。
什麼名牌背包、高檔沙發、乃至是一些豪華轎跑的敞篷修理,據說憑借著祖上傳下來的手藝,反而混得風生水起,業界聞名。
紮紙人的手藝就更不用說了,開始轉行做起了工藝品。
據說效果非常好,不僅僅獲得國家級文化遺產稱呼,聽說子孫還把生意做到了國外,搖身一變變成了藝術品。
仵作的多是去轉行做了法醫,或者去殯儀館,給人家做儀容師。
總之時代在變,手藝也在變,適應不了,那就如劊子手這一行當,徹底消失在曆史長河裡。
而鬼爺便是這唯一保留四家本領之長,精通四家絕學的高手。
據說是自己開了個陵園來著。
這位老爺子實力同樣是深不可測,是公司聘請的高級顧問,也是華中區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在他們心裡,這可是異人圈裡頂尖的存在。
誰敢不給鬼爺麵子,鬼爺有的是辦法,讓他後半生不得安寧。
然而這些年輕人卻並不知道,此時此刻,他們心中的高大上的鬼爺,正小心翼翼地將茶水送到妙真道人麵前:“前輩,這是我親自種的茶,您嘗嘗。”
妙真道人看了一眼茶盞裡的茶葉,隻是伸出食指和中指將茶盞直接推到一旁。
“我不喝茶,我喜歡喝酒。”
眾人麵麵相視,包括公司負責人也是神情難堪。
今天茶樓擺陣,就是為了解決事情而來,你結果一句來茶樓喝酒,這就是擺明了說,我是來找茬的,不是和你們閒聊扯淡的。
鬼爺麵色尷尬地放下茶盞。
目光看向龔老爺子一行老人,心裡憋屈的想罵街,都說了不想摻和這件事,最後還是被迫卷了進來。
“哎,大家都是土埋到了脖子上的人了,還有什麼陳年舊怨不能坐下說的。”
鬼爺,歎了口氣,試著開口打破僵局。
結果妙真道人瞄了他一眼:“彆,道爺我還能再活二十年,你們才是土埋在脖子上的人,我看你的臉色,天天和鬼物打交道,搞得自己氣運已敗,不出三年,你也快了,趁早點準備後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