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婷很認真地對比了一下徐婉寧的提議和自己的想法。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她附議徐婉寧的提議。
但從賣方的角度來看,她又不願意多出一份成本。
“咱們買尋常的羊毛襪,最貴也不超過一塊錢一雙。一件進價十五塊錢的棉服,你轉手就賣一百多,淨賺一百塊錢,難道還舍不得出這一塊錢嗎?”
“送襪子送圍巾其實在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彆,但這樣做,能給消費者一種心理暗示,咱們是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的。”
“如果你們想將買衣服這件事一直堅持下去的話,這筆錢就不要省。不為彆的,單純就為了打響咱們的名氣。讓消費者能對咱們留下一個好印象,將來咱們再有了新貨拿去市場賣,消費者就會主動來買,主打一個不愁客源。”
聽完徐婉寧的分析,湯婷大手一揮:“買!正好我二嫂就在襪子廠上班,我今天下去放學以後回一趟家,跟我二嫂說一聲,讓她用員工價幫我買一些襪子。”
也不買多了,有多少件衣服就買多少雙襪子,這樣一來,就能大大壓縮了成本。
徐婉寧發現,湯婷身上果真有當商人的潛質。
她當初來農學院,真的是走了一步錯路。
“哈哈哈,我倒是覺得我來農學院是我這輩子做過最正確的決定。要不然我從哪兒去認識你們仨呢?尤其是婉寧你,要不是你帶著我去羊城,又墊錢又出力的幫我將衣服從羊城運輸回京市,我就算有天賦也發展不起來啊。”
“這麼說來,你也算是我的伯樂了。”
下午放學,徐婉寧和湯婷一起回家,陳巧巧和穀夢留在宿舍學習。
回家的路上,徐婉寧心裡一直盤算著該怎麼著父親說事兒。
明明已經二十好幾,獨當一麵的人了,竟然還像個小孩子一樣,會畏懼,會緊張,會擔心父母跟自己生氣。
不過徐婉寧並不排斥這種感覺,甚至隱約有些享受。
因為這種感覺能時刻提醒她,她不再是前世那個出生就被父母拋棄的孤兒,她有如此愛她的父母家人。
進了部隊後,徐婉寧本想直接去找徐父說事兒,但隔著大老遠的距離,就看到徐父和陶父,連同部隊裡的幾個大領導,一起去了會議室。
所以,她先回了趟家。
……
“你們彆客氣,吃點水果。這個凍梨是我們黑省老家那邊的特產。但京市的氣候比起黑省來,暖和多了,所以凍梨做出來有些不成型,看著不好看,但味道是很好的。”
“謝謝伯母,您不用這麼客氣,我們稍微坐一會兒,等阿寧回來就是了。”
張文婷再一次推脫了林母遞過來的水果。
不是她瞎講究不吃,而是實在吃不下了。
半個小時前,她帶著堂姐張玉玲來林家找徐婉寧,沒等到徐婉寧放學,卻被熱情好客的林母好一頓招待。
但凡是家裡有的吃食,林母都毫不猶豫地端了出來,擺了滿滿一茶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