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她的唱功。
然後找出她和這首《遇見》最契合的唱法。
“小沈,Stefanie的換氣聲有沒有方法可以改掉?”在指導的休息間隙,周劍輝問沈浪,他一直覺得蓀燕姿唱歌時的換氣聲破壞了歌曲的意境。
“換氣聲隻要不是大喘氣的那種就沒什麼影響,這也算自己的聲音的一種表現方式,還能夠為演唱增添更多的表現力,我個人認為,燕姿沒有改掉的必要,這反而是她的獨特之處之一。”沈浪有不同的看法。
相較於專業人士數據化的分析,一係列複雜的理論以及生僻的術語,聽眾對於唱功的評判標準集中在兩個方麵,一個是音準節奏,一個是換氣聲。
對,也不對。
首先唱歌這件事情,再也沒有什麼比音準節奏錯誤和換氣聲過重更要命的了。
其次就是,換氣聲較為明顯,不意味著唱功一定差,兩者無直接關聯。
聽他這麼一講。
周劍輝一琢磨。
好像是這麼個道理。
一下子感覺蓀燕姿的換氣聲挺好了還。
此時,周劍輝再看沈浪的眼神裡是滿滿的後悔。
這麼一個既能唱,又能寫,還能教的人才,怎麼就放過了,應該再爭取的!
可現在後悔已經晚了,已經被彆人拿下。
而且是競爭對手。
這下新索要起飛了。
在周劍輝胡思亂想之際,蓀燕姿又唱了一遍。
在按照沈浪指導的進行調整後,明顯是不同了。
她對沈浪的興趣又多了一點,美目中閃過一絲狡黠,道:“我說沈老師,有的地方用說的我理解不了,不如你唱一遍,那樣會比較的清晰。”
沈浪哪會不明白她那點小九九,於是一本正經的道:“聽我唱歌是要收費的。”
蓀燕姿把錢包掏出來,眼含笑意道:“沈老師平時唱一首收多少,我要包年!”
沈浪被她逗笑了,沒想到現實的她這般有趣,旋即對她眨了下眼睛,道:“要不考慮下包一輩子,我給你打個折。”
蓀燕姿敗下陣來,紅著臉,隻敢在心裡說一句:我想包也包不起呀。
沈浪見她低著頭,不說話了,就適可而止,沒再逗她,正色道:“其實一首歌不同的人唱,會呈現出不同的味道,我唱的版本不一定適合你。”
他不是不願意唱。
也不是唱不好。
是擔心唱了,蓀燕姿會被影響,自己唱時會朝他唱的版本靠。
蓀燕姿點點頭,道:“好吧,那我再來一遍。”
她起身進錄音室。
閉上眼睛回顧沈浪方才的指導。
深呼一口氣,調整好狀態。
“聽見冬天的離開
我在某年某月醒過來
我想我等我期待……”
這一遍唱的就恰到好處了。
情感不多不少。
節奏,音準,氣息,相輔相成。
實際上,蓀燕姿自出道起就彰顯出來了她在歌唱上的不凡能力。
從2000年到2010年,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是屬於她的黃金時代。
出道即巔峰,一巔即十年。
她憑借在獨一無二的風格和卓越的情感音色,製霸華語樂壇。
曾有媒體說,她可能是二十世紀末華語樂壇最後一個有機會成為天後的女歌手。
公認的天後王婧菲在接受采訪時,被問到:“覺得誰能成為她的接班人”,而她的回答是:“非要說接班人的話,我覺得蓀燕姿吧。”
很多人常常把“天才等於1%的天賦加上99%的汗水”這句話掛在嘴邊。
但往往會忽略後半句“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這同樣適用於歌手。
唱歌的天賦可以包括與生俱來的聲音特質、音域寬度、音樂感知能力、樂感、嗓音質量等等。
這些天賦可以更容易地掌握唱歌技巧和表達音樂情感,歌聲也更加優美動人,從而更好地與聽眾產生共鳴。
蓀燕姿就是有著極高的天賦。
沈浪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