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豫州還在他們手裡的地盤,除了淮南那邊布有大量的要塞和分城外,其他地方基本沒什麼防守力量。
所以對方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想依托淮南這個門戶,守住他們的老巢。
【鎮國大將軍】馬公子:管他們什麼想法,他們在哪我們就去哪,追著打他們,一路打到他們國都去。
【太尉】初戀:道理是這個道理,隻是夜盟既然想龜縮防守,那接下來可就沒那麼好推進了。
想殺到揚州去,怕是要耗費不小的時間。
【丞相】六元:時間多的是,反正這個賽季還有接近2個月,足夠了好不【摳鼻屎】。
【太尉】初戀:我知道,隻是我擔心拖的太久出變故。
【鎮國大將軍】馬公子:什麼變故?。
【君主】寧公子:流浪軍唄,夜盟龜縮起來,不就是想拖延時間等流浪軍成勢麼。
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才好渾水摸魚反擊唄。
-
相對於s賽季不成氣候的流浪軍,征服賽季的流浪軍絕對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即便是在強勢的同盟,遇到大規模的流浪軍也會十分頭疼,究其原因就是機動性。
先不說正麵戰場如何,一旦整個流浪軍協同作戰,想要搶下那麼一兩個州府,絕對不是什麼難事。
畢竟一個征服兩個割據,加起來也就1000號人出頭,放在除卻司隸的十二州,每個地方也就不到100號人。
你主力在豫州,那我就去涼州,你來了涼州那我就去冀州。
反正隻要有流浪軍的地,他們就能飛,起要塞用上民扶技術也就一個小時,遷城隻需要各類資源10萬。
可聚可散,打不過你我就撤,哪裡弱打哪裡,隻要我跑的夠快,你就彆想追上我。
群雄逐鹿,本就是流浪軍數量最多的一個劇本。
到了此時,風雨同舟問鼎征服已經基本沒什麼懸念,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拿割據的流浪軍,自然也就天然和他們對立。
夜盟此時龜縮起來,顯然就是想避其鋒芒,除了想喘息一段時間休養之外,就是想等流浪軍成型開始行動。
-
【鎮國大將軍】馬公子:既然這樣,那我們就更不能拖了。
直接盯著夜盟往死錘,他們不是想靠流浪軍麼,那我們就送他們去當流浪軍。
【君主】寧公子:嗯,夜盟那邊放棄豫州,就是想避其鋒芒讓我們消化戰果好爭取時間。
不過打城占地盤,什麼時候都能搞,先送他們去當流浪軍,確實是最佳選擇。
流浪軍雖然難纏,可隻要不給他們血包和補給,打不了持久戰也翻不起什麼浪花。
可要是有正規軍配合,那就不一樣了。
【丞相】六元:嗯,那就在流浪軍成勢之前,先搞掉夜盟和戰盟,讓他們全部上山去吧。
【君主】寧公子:戰盟交給分盟和將軍府就可以,讓他們從兗州向青州推進,我們去揚州。
【太尉】初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