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聽後,心中忽然一動,仿佛有所領悟:
“這小驢駒,是王卓來償還我的綠豆之債嗎?”
又過了幾日,李公歸家,見到那頭小驢駒時,便開玩笑地呼喚它的名字為“王卓”。
小驢駒仿佛聽懂了一般,歡快地奔向李公,那神情中,帶著幾分熟悉與親昵。
從此以後,這頭小驢駒便以“王卓”為名,成為了李公家中的一員。
某日,李公騎著“王卓”前往青州辦事,途中被衡王府中的一位內監看中,願以高價購買這頭小驢駒。
雙方經過一番商議,但價格始終未能談攏。
恰在此時,李公因家中急事,不得不匆匆返回。
又過了一年多,小驢駒在與其他雄馬同槽共食時,不慎被咬傷筋骨,傷勢嚴重,幾乎無法治愈。
就在李公為此愁眉不展之際,一位牛醫主動上門求見,表示願意接手治療小驢駒,但需要時日慢慢調養。
李公見牛醫言之鑿鑿,便同意了他的請求。
數月之後,牛醫終於將小驢駒治愈,並以一千八百錢的高價,將其售出。
售出後,牛醫信守承諾,將所得錢財的一半贈送給了李公。
李公接過那筆錢,心中豁然開朗——那筆錢的數目,竟恰好等同於當年他借給王卓的綠豆之資!
這一刻,李公深刻體會到了“昭昭之債,冥冥之償”的玄妙與神奇。
他意識到,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循環之理,那些看似無意的善舉與幫助,最終都會以某種方式得到回報。
這個故事,不僅是對李公慷慨好施的美德的頌揚,更是對世間“善行必有善報”的深刻啟示。
譯者的話:
再看看如今,社會上一些所謂的“老賴”們,他們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彆人的血汗錢,卻想儘各種辦法逃避還款責任。
這些人,不僅沒有絲毫的道德底線,甚至連基本的良心都喪失殆儘。
相比之下,古代人的思想和行,為真是令人欽佩不已。
他們雖然生活在物質匱乏、科技落後的時代,但內心卻充滿了誠信與擔當。
而我們現代人,儘管擁有先進的科技手段,和豐富的物質財富,卻在精神層麵上,遠遠不及古人。
麵對這樣的現實,怎能不讓人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