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謨一堂堂吏部尚書都忍不住突然站了起來,詫異地問了一句。
“陛下真這樣做了?”
鄒元標也忙問了一句。
解學龍點了點頭,又道:“已經下旨召集在京所有官員士子,準備今日直接選定官員!現選現票擬批紅!”
“天子這是真要與我等鬥到底啊!”
孫慎行說了一句,問著眾人:“真要辭官?”
陳於廷也大感驚駭:“可真辭官的話,那我東林就是自斷其勢!”
“當立即阻止其他東林同僚辭官!解拾遺,你年輕,煩你儘快去通稟他們,不可再魯莽行事,此事當從長計議!”
孫慎行囑咐起來。
解學龍連忙點了點頭:“好,下官這就去通稟,不過,陛下還下旨把辭官者革職為庶民,不準馳驛還鄉,子孫三代不準科考,另外,成立特彆京察組調查任職內有無對朝廷造成損失之事,要查明問罪,同時罪責緣由全部登報,令天下人知曉!”
“什麼!”
鄒元標也站了起來,一時看著陳於廷道:“好狠的天子!”
“這可如何是好”,周嘉謨不由得說了一句。
一時間,所有辭官的東林黨官員得知此消息後皆慌張不已,寢食難安
……
而對於其他未辭官的文官們而言。
他們在接到朝廷要立即升官補官後皆開心得不行。
因為正常情況下,一般要升官最少也得等三年。
如今這多好的機會,上百官職空缺出來,其中不少是各衙門要職。
士子們更是如此。
尤其是那些本來沒希望當官的老監生。
一個個皆感念皇恩浩蕩。
也因此,在得到朝廷要他們進宮參選官職時,這些人都非常積極。
“翰林出身的官員出列,你們優先選官!都上前來吧。”
中書舍人周永春念了一句後,馮銓等翰林院的官員皆站了出來。
然後,方從哲親自對著馮銓等人點了點缺官名冊,說道:“這些都是空缺的官職,你們意願去何處任職,雖說陛下洪恩,讓你們自我評定,但也要慎重,不然將來不能完成所負責之事,不但誤國也會誤了你們自己。”
因此,大多數翰林官員還是很慎重,為了自己的仕途考慮依舊選擇的是補缺翰林院的官職或者詹事府以及禮部、吏部這些可能入閣的清貴地方。
但馮銓卻毅然拱手道:“啟稟元輔,下官想去特彆京察組擔任科道言官!”
方從哲頗為詫異,詢問道:“你真想好了?那可是得罪人的差事,何況,你才十九歲,如果留在翰林、禮部、吏部這些地方,將來入閣的希望很大。”
馮銓點了點頭。
東林諸君子對他的刺菊之辱讓他銜恨已久。
而偏偏這次辭官的都是東林官員。
所以,如今這麼個報仇的好機會,他自然不願意錯過。
方從哲見此隻得點頭,然後起身進入殿內奏明道:“陛下,翰林侍講馮銓乃翰林出身,出任言官,當提品級升出去,臣議讓他補左僉都禦史顧大章的缺,任特彆調查組副組正!”
沒多久,一聲銅磬聲傳來。
為了安全起見以及保持一定神秘性,朱由校自然不能讓人輕易見到他。
所以,朱由校沒有選擇露麵,隻以銅磬聲響的次數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響一次即準予。
響兩次即不準,重新再議。
但朱由校基本上都是準的,他也沒必要為難底下的人。
“遵旨!”
方從哲見朱由校準予後就立即回來擬旨。
然後臨時和內閣一同辦公的劉汝愚則在方從哲擬好的聖旨上批紅,並當場宣旨。
同來此處的解學龍很是不願意看見這個結果,因而不由得大喊:“不能讓馮銓進特彆京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