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先進紡紗與織布技術出現後導致棉布與絲綢價格下降是不可能阻止的。
要麼等到數百年被外夷以“洋布”的方式讓紡織產品價格下降,要麼隻能是現在由朝廷控製的官營紡織業讓紡織產品價格下降。
後者無疑要比前者糟糕,畢竟後者會不得不為了自己的統治利益而照顧破產者的利益。
所以,朱由校沒有後悔這樣做。
儘管許多人還是因此對這不滿。
棉紗局和織造局下調棉布與絲綢價格帶來的最可喜的變化是,大量外商開始來到大明搶購紡織品。
這些外商不再購買朝鮮、日本、琉球、南洋馬尼拉這些地方的棉布而隻買棉紗局與織造局的紡織品。
棉紗局與織造局的利潤自然因此急劇上升。
來自美洲與澳洲的白銀比以往更大量的流入了大明。
另外,大明國內隨著棉布和絲綢價格下降,尤其是棉布價格下降,普通百姓在這個寒冷的冬季裡穿棉衣的人越來越多,許多隻能穿補丁衣服的百姓也開始有了件完整的衣服。
不過,朱由校在降低棉布和絲綢價格時,卻要求官營的棉紗局和織造局抬高了國內生絲和棉花的價格。
因為朱由校想得通過這種方式增加庶民中有田者的收入,畢竟生產生絲與棉花需要桑田和棉田,而大明現在的征稅主要還是征收田賦。
同時,朱由校也是以這種方式增加國內庶民的收入,以彌補一些生產土布者的損失。
“讓棉布與絲綢價格下降,生絲和棉花價格上漲,使得大明百姓們收入上漲,但物價卻下跌,這樣可以讓老百姓生活的更加幸福,這樣才算是盛世之朝,不過單單棉布和絲綢價格下跌還不夠,糧食價格與食鹽價格也不能太高,得讓老百姓們買得起,尤其是糧食。”
朱由校這時候就在政事堂對方從哲說起此事來。
“陛下容稟,以臣之見,糧食恐不能太過於低廉,不然就會傷農。”
方從哲回了一句。
方從哲所說的傷農主要是影響地主的利益,畢竟普通農民和佃戶的糧食自己吃都不夠,哪裡會因為糧價太低而影響收入。
而朱由校也沒有揭穿,隻是笑了笑道:“是不能太低,但也不能太高,你擬道旨意,鬆江府正式開埠,作為大明繼月港後第二個開海之區域,允許內外商船於此貿易,著戶部製定針對外夷商人在鬆江府內的定居製度與路引製度,以及關稅製度,著西廠在該區域設立鬆江關稅提舉司,要求他們必須以銀幣進行交易與繳稅,棉紗局與織造局得帶好這個頭,著寶泉局在鬆江府設立寶泉分行,外夷商船的鷹洋幣必須到這裡兌換成我大明銀幣後才可進行交易與繳納關稅!否則著令有司予以驅趕!到時候再宣布,糧食入境,皆暫免關稅,以抑國內現在依舊上漲的糧價,等糧價下跌後,再征收甚至提高糧食入境之稅,另外,著糧業局繼續利用國庫盈餘在糧價過低的地方囤糧,在糧價過高的地方放糧。”
“臣遵旨!”
方從哲回了一句。
於是,接下來,大明便趁著大量外夷商船雲集鬆江一帶時,在鬆江府正式以官方的名義開埠通商,且趁此機會強行推行統一貨幣的政策,以及開啟關稅征收的製度。
外夷商船對此自然是不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