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深謀遠慮,臣不敢推辭,臣遵旨!”
李汝華頗為失落,他沒想到他想回鄉養老的計劃會泡湯,不但他得罪的人不願意讓他活著回鄉,連他的皇帝陛下也沒放過他致仕後的晚年時光。
他甚至覺得自己這位陛下肯定早就謀劃了,就沒想放哪個老臣輕輕鬆鬆地回去拿著朝廷厚賞的榮養銀過舒服日子,隻是如今利用自己遇刺將這件事說了出來而已。
接下來,李汝華寫了很多懷念家鄉的詩。
但毋庸置疑的是,朱由校把李汝華這些公卿老臣留在身邊當顧問是對的。
“啟稟陛下,以臣之見,眼下官營紡織業大興之後,當需注意有田者大規模改稻為桑的情況,朝廷最好下嚴令禁止田地改稻為桑,並對改稻為桑者課以重稅,以防地方常平倉之不足,而避免出現天災人禍時糧秣不足。”
譬如,現在李汝華因為成了皇帝朱由校的顧問,所以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紡織產業一旦過度發展所帶來的隱憂。
朱由校深眸凝視著宮牆外的白雲,沒有說話,待過了一會兒,才道:“朕已經讓人傳旨給袁崇煥,讓他可以折棉花代替他要找朝鮮要的三百萬石糧,不過,愛卿所言,確實當立即施行,朕原是打算讓內閣立即下這方麵的旨意,不過,天下真正占田畝最多的是勳貴和藩王,勳貴倒是好動,唯獨藩王,乃皇室貴胄,朕倒是不怕擔下刻薄宗室的無情之名,隻是一旦如此做,而是與整個天下有田者作對,保不齊他們和某一藩王勾結在一起,到時候朕身邊無人矣!”
“陛下所慮甚是,老臣已替陛下想過,如今陛下借官營之利已讓朝堂上下歸心,政令通行無阻,且將士聽命,朝堂內外未敢有背棄君主者;
要說下此旨意,當無人敢抗旨不遵,但人心難測,難保有人沒將社稷安危放於心上,隻存私心,故臣有個計策:
臣請陛下讓臣去動員朝中百官,且說是臣自己的主意,看看有多少人願意主動請這道控製改稻為桑規模的聖旨,一旦大多數人願意,自是好事,還能分辯大忠大奸者,若大多數人不願意,到時候陛下殺臣一人即可安撫眾人。”
李汝華知道自己回鄉養老是沒機會了。
所以,他覺得自己既然不能回鄉為鄉民做些事,那就乾脆用餘生再為社稷做些事,順便報複那些背後想阻止朝廷新政的人,因為這些人竟想暗害他,而他既然沒被害死,自然就輪到他來反擊。
對於李汝華而言,反正他已經步入晚年,沒多少年可活,也不在乎什麼後果。
也正因為此,他願意主動表示願意在將來替皇帝背鍋,如果皇帝需要他背鍋的話。
這樣的話,他也能獲得一份皇帝的好感,並保住他李家現在由皇帝賜予的富貴。
朱由校聽後,也不得不承認,李汝華這種人真的是老謀深算。
這時候,劉若愚突然跑了來:“陛下,後宮傳來消息,皇後娘娘羊水破了!”
“什麼!快,擺駕坤寧宮!”
朱由校急忙站了起來。
但這時候,李汝華攔在了朱由校麵前:“臣恭喜陛下,如今看來,皇後娘娘即將誕下皇嗣了,陛下不妨在這裡等候佳音,另外,臣請陛下立即下旨,若皇嗣有事,坤寧宮所有人全部處死!”
朱由校因此詫異地看了李汝華一眼。
文官狠起來也不比自己差多少啊!
最終,朱由校長呼一口氣,恢複了一臉的嚴肅,對劉若愚吩咐道:“照李愛卿所言傳旨,皇嗣與皇後若有事,坤寧宮所有人皆陪葬!淩遲!包括你!”
劉若愚聽朱由校這麼說,全身不由得一哆嗦,隻覺涼意徹骨。
“奴婢,奴婢遵旨!奴婢這就去!”